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综合新闻» 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基础教育学校新任教师线下集中研修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基础教育学校新任教师线下集中研修举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助力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帮助新任教师尽快融入北师大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8月21日至25日,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基础教育学校新任教师培训线下研修在京举行。本次培训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时代大国良师”为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守军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校长助理、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部长张朱博,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党总支书记严帅、党总支副书记赵志鸿,教育学部、哲学学院专家教授,部分北师大基础教育学校校长代表、全国30所基础教育学校的260名新任教师代表参加开班仪式,千余名新任教师和启航校友通过线上同步观看直播。开班仪式由张朱博主持。


王守军在讲话中通过“北师大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要办什么样的基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新教师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四个问题,引领老师们回顾北师大的办学发展历史,锚定大学通过办好基础教育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的定位目标。他勉励新教师努力在北师大平台上茁壮成长为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裴娣娜以《身份·角色·责任——读懂北师大,做合格的“北师大人”》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她提出新教师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通过课程整合、选修课创新、学科群建设,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跨越;构建“高品质、多样化、可选择”的学习空间,成就中国特色现代学校教育。



北师大实验华夏女中校长刘海霞、北师大宁德实验学校校长孙定国、北师大克拉玛依附属学校副校长苏志川作为校长代表发言,他们结合亲身经历诠释“教育家精神”内涵,阐释新教师使命职责,为新任教师指明职业道路方向。



北师大毕业生、庆阳实验学校教师陈旭东作为新教师代表发言。在北师大天津静海实验学校教师代表刘明东的领誓下,全体新教师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会场,彰显新一代北师大人传承百年师道的决心。



线下研修活动涵盖专题讲座、学科工作坊、集中研修和分学段研修等模块。


8月21日,北师大哲学学院教授吴晓云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孙超解析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8月22日至23日,研修以“精准赋能+实战输出”为主线,新教师们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分学段学习,锚定教学原点,在实战演练中完成从“输入”到“输出”的能力跃升。8月24日至25日,研修聚焦“向内生长”和“向外延伸”,北师大学业规划研究中心讲师张玉梅开展了《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专题讲座和工作坊,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邓林园开展了《教师心理调适策略》专题讲座。从职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到教育精神的代际传承,引导新教师在思考与共鸣中,完成从“学习者”到“教育者”的身份觉醒。


28bd0112a4977f1fec596112072c03b1.jpg


研修以“成果绽放”与“精神溯源”双轨收尾,15个小组依次汇报研修成果,将学习所得凝结提炼,为返岗实践奠定坚实基础。研修组织了全体新教师走进北师大校史馆。在泛黄的校刊、老照片与教案手稿中,新教师们触摸北师大从“五四”教育救国到新时代“强师工程”的百廿教育脉络,感受一代代教育者的坚守传承。



后续,新教师将通过为期半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完成从职业认同到教学实践的全方位蜕变。未来,全体新教师将以北师大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和终身成长的精神家园,在木铎金声的指引下,扎根祖国大地教书育人,在基础教育的沃土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教育华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