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综合新闻» 2025北京师范大学高中物理系列夏令营落幕

2025北京师范大学高中物理系列夏令营落幕

7月26日至8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联合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大学物理》期刊、《高中数理化》杂志、中国核学会射线束技术分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放射生态分会等单位共同举办“探寻物理之美,启航智慧之光”高中物理夏令营、优秀中学生暑期学堂、京师英才物理核心素养提升营、基础教育物理学科共同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项夏令营以及良乡附属中学物理夏令营。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余名优秀中学生齐聚北京师范大学,在百年物理精神的浸润下,开启从微观世界到浩瀚宇宙的科学远征。


开营仪式:星舰启航,共赴物理星河


7月27日上午,开营仪式在京师学堂京师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梁颖发表启航致辞。梁颖热烈欢迎胸怀科学梦想、志在探索未知的全国优秀物理少年。她指出,物理学是人类认知世界最锋利的智慧之剑,是好奇心驱动的伟大冒险,更是理解人类宇宙位置的根本途径。本次夏令营,依托北师大物理百年传承的深厚底蕴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是大学-附校“学科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实践。她期望同学们用心探寻物理之美,让理性之光照亮思维,将科学梦想融入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时代使命。


左图为梁颖致辞

右图为夏令营开幕式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院长桑海波以“从粒子到星海”为题致欢迎辞,回顾了北师大物理的百年荣光,用三个“看见”致敬这场科学远征的相遇,并强调“拆解万物之微,丈量宇宙之宏”使命传递,为学子们注入了勇攀科学高峰的澎湃动力。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院长张文凯则寄语学子:以青春之我,拓文明边疆,鼓励他们以好奇心为引擎、想象力作星图,勇闯科学无人区。大家还一同观看了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宣传片,沉浸式感受北师大物理人百年求索的壮阔征程与生生不息的科学精神。


左图为桑海波致辞

右图为张文凯致辞


大咖讲坛:贯时空坐标 引未来星火


夏令营大咖讲坛特邀国际顶尖学者与前沿科学家,以跨越时空的视角为学子铺就物理探索的星河坐标。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讲席教授Mirjam Cvetič从几何角度理解自然问题,直面黑洞与粒子物理。她以高中生可理解的几何语言,阐释“膜”与“额外维度”如何破解黑洞物理难题。


宾夕法尼亚大学讲席教授Mirjam Cveti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祥以风趣故事阐明物理学是解构世界的核心法则,鼓励学子“以质疑为刃、以实践为舟”,用物理思维破解生活谜题。在剖析AI大模型原理时,他化繁为简地揭示了“神经网络如何思考”。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祥


诺奖之光:定格电子跃迁 洞见量子疆界


在夏令营的诺奖解读课堂上,张文凯以摄影史为引,从奔马影像失真到水滴高速捕捉,揭示“时空分辨率即观测边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艾清则引领学子穿越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世纪论战、Clauser等科学家通过光子实验证伪贝尔不等式等事件,见证量子力学从哲学疑云蜕变为技术基石。


左图为张文凯讲座

右图为艾清讲座


理论素养:铸思想利刃 拓认知边疆


理论素养课为学子们构建了宏大的物理认知框架,顶尖学者们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学子们遨游科学瀚海。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张丰收以“重离子”为钥匙,开启元素周期表的奥秘之门。从宇宙大爆炸的粒子起源,到元素命名趣闻,再到北师大团队在核素探索前沿的贡献,课程点燃了学子对微观世界的热情。桑海波则从物理学基石出发,带领学子穿越经典到现代的探索长廊,从身边现象直至浩瀚星海,铺展出一条由经典通向现代的科学探索长廊。


左图为张丰收讲座

右图为桑海波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副教授周亚从现实困境切入,引导学生用“纳什均衡”思维解构冲突与合作,让其在理性思辨与趣味推演中锻造终身受益的决断力。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马天星以精准阐释和生活实例解析超导特性与分类,并追溯材料突破历程,激发学子探索前沿应用的志向。


左图为周亚讲座

右图为马天星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聂家财用“薛定谔的猫”诠释叠加态,借“隔空联动粒子”解读纠缠,带领学生拨开量子力学的神秘面纱。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姚建欣则以科学哲学为刃,剖解科学本质,从哥白尼革命到定律思辨,重塑同学们的科学认知。


左图为聂家财讲座

右图为姚建欣讲座


科技探秘:解码粒子震颤 洞见宇宙微光


夏令营的科技探秘环节以七场前沿讲座引领学子们纵览物理前沿,贯通微观世界与浩瀚宇宙。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迟智军以福岛核事故为引,破除“谈核色变”误区,系统阐释辐射成像技术在医疗诊断、工业检测及中子成像中的革命性应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曹硕从神话传说到《淮南子》定义,描绘人类宇宙观演变,他聚焦前沿,生动阐释引力波、暗物质、暗能量及其重大发现。


左图为迟智军讲座

右图为曹硕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郭敏勇阐释引力弯曲时空的原理,他回顾科学家从预言到为黑洞“拍照”的历程,揭秘事件视界望远镜如何捕捉吸积盘辐射,让不可见的黑洞呈现震撼“剪影”。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吕沙沙从太空射线能量供给、暗物质探测到卢浮宫文物鉴定等案例出发,展现核技术在太空、科研、文保、医疗等领域的核心价值与跨界魅力。


左图为郭敏勇讲座

右图为吕沙沙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江建勇聚焦核医学成像,重点讲解尖端PET-CT技术。它能在分子水平揭示人体变化,实现癌症等疾病的早期精准发现与治疗指导,彰显物理技术守护生命的力量。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林晓燕以科学数据破除辐射恐惧,阐明医疗安检中安全剂量的防护逻辑,倡导理性看待辐射,科学防护。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马锋杰则以“超导”为钥,贯通常规超导与量子材料特性,在讲述中国科学家突破性贡献中,牵引学生触碰量子科技的未来脉搏。


左图为江建勇讲座

右图为林晓燕讲座


左图为马锋杰讲座

右图为课堂现场


创新实践:触法则脉动 解万物诗篇


在夏令营创新实践课堂,学子们以双手为探针,深度体验声波谐振管、声速测量、光纤光谱仪、偏振光研究、迈克耳孙干涉仪和全息照相六大物理实验。每一次示波器波纹的跳动、每道光谱峰值的闪耀、每个全息影像的浮现,都将书本上抽象的公式转化为指尖可触的科学现实。


实验室实践探索


科学拓展:探科技极境 揽文明星图


科学拓展环节,同学们深入科研腹地,目睹了精密的X光透镜如何“驯服”神秘射线,感受了粒子加速器孕育的“万能探针”与“原子刻刀”,惊叹于突破性的离子束技术施展“点金术”。每一次观察与体验,都在学子心中点燃了探索未知和创新的火种。


走进科研实验室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塞曼效应、核磁共振等经典实验重现科学史上的光辉瞬间;X射线衍射解析晶体密码、扫描探针初探纳米世界、磁控溅射见证薄膜生长、高温超导感受零电阻奇迹……低温、真空、激光交织成实验的华章,严谨的探究与创新的火花在此碰撞交融。


走进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高级实验师张文昭的指引下,课堂上,同学们插上探索的翅膀,遨游在理论知识的海洋,观测台上,他们亲手拆装、校准望远镜,用镜头精准捕捉皎月繁星。


左图为天文观测现场

右图为张文昭讲授现场


望远镜观测的月亮


探访北京科学中心,同学们的视野拓展至科技与万物相连的广阔舞台。在精神传承厅,全息流转的钱学森手稿与复刻的“两弹”计算器,诉说着薪火相传;AI创客空间里,图形化编程驱动机器人漫游,3D打印的太阳帆在掌心轻展;深空剧场穹顶下,虚拟粒子正悄然催发太空稻种。


北京科学中心参观之旅


蓝图启航:承百廿薪火 绘浩瀚星河


夏令营的学业规划课上,梁颖以《百廿京师、百年物理》为题,引领同学们开启通向未来的科学之旅。她从北师大北京校区与珠海校区切入,向同学们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同时,还深入解析了北师大物理学科的百年发展历程——自1922年物理学系创立,一代代学者薪火相传,培养了无数科研与教育英才。这堂规划课不仅点燃了同学们的学术理想,更在他们心中深植坚定信念:“从京师百廿到星辰大海,我们的征途是未知的边疆。”


左图为梁颖讲座

右图为课堂现场


朋辈指导:引青春航迹 照学海星辰


为助力营员们提前感知大学生活,本次夏令营特别策划了朋辈交流活动。活动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优秀学生代表和校友代表,围绕“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一主题,与同学们进行深入分享。学长学姐们不仅描绘了北师大美丽的人文风光和多彩的校园生活,更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述了在专业学习、科研实习以及各类校园活动中的成长故事,为营员们展开一幅立体的大学生活画卷。


朋辈交流现场


结营仪式:启格物新章 授寰宇星徽


结营仪式上,九位优秀营员代表分别发言,表示高中物理夏令营帮助大家实现了认知的颠覆性飞跃,让他们领略到科学精神的真谛。


优秀营员代表发言


桑海波与嘉宾们为全体营员颁发证书,肯定他们的卓越表现。桑海波在总结中勉励学子永葆四心——仰望星空的求知心、动手实验的严谨心、团队协作的共进心、挑战难题的坚韧心。


颁发荣誉证书现场


盛夏终章:科学长征启程亦是星辰起点


2025高中物理夏令营是前沿知识的盛宴,更是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的熔铸。终点亦是崭新坐标。怀揣这簇源自京师学堂的物理星火,学子们将无畏远征,在时代的认知疆域上,续写新的篇章。


夏令营合影留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