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北京高校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以下简称“青教赛”)教学语言能力提升培训及赛前巡讲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京师厅举办。北京市教育工会主席宋丽静出席活动并致辞。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作赛前培训,全国和市级青教赛优胜选手进行教学展示。来自北京高校的百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于亚梅主持。
宋丽静在致辞中回顾了北京高校青教赛的发展历程,表示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国最早的现代师范教育高等学府,为北京高校青教赛创新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针对性强的赛前培训,更是一场富有启发性的教学研讨,目的是帮助参加青教赛的青年教师们把课上得更好、讲得更精彩。期待本届北京青教赛在各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为推动新时代首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银新以“教师语言表达应力求规范和精准”为题作专题讲座。他结合日常语言表达不规范的语例分析,分享了规范使用语言、提升语言准确度的具体方法,并指出教师在教学和交流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自我检查,不断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丽群以“教学语言的互动性”为题作专题讲座。她分享了教学语言互动性的核心内涵,剖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互动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解决策略,指出教师可以利用具象化的语言、对话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果与课堂效率。
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郭璐,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二等奖获得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副教授戴芊慧,以及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工科组一等奖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教授田冉进行了现场教学展示,并与现场的青年教师交流互动。
郭璐讲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第五讲《里坊到街巷:唐宋都城形态转型》,她从宏阔的历史视野,系统梳理了从隋唐长安到北宋汴梁的城市空间演变脉络,阐释了都城格局由封闭规整的“里坊制”向开放活跃的“街巷制”转型的过程与深层动因。
戴芊慧讲授《线性代数——矩阵的乘法》,她以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推导,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矩阵乘法的定义、性质及应用。课程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田冉讲授《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她以实验现象中的问题导入,结合物理现象和工程实例,将复杂的理论问题化繁为简,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探索的兴趣,充分体现了理论深度与教学艺术的融合。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教授周卫中对三位巡讲老师的教学展示进行点评指导。他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在比赛和日常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的重要性,希望各位青年教师以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我,期待大家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展现出最佳水平。
在互动环节,与会青年教师积极与巡讲嘉宾深入探讨,就教学语言优化、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结构设计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青年教师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锤炼教学基本功,全心全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首都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