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喻国明教授应邀做客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以“智能时代的传播革命与实践逻辑的重构”为题,为全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讲座中,喻国明教授首先对当下的时代发展特征进行了梳理,他认为“革命”作为定义当下时代转型特征是最为恰切的关键词。紧接着,他从传播的作用边界、传播的“元点”、传播驱动的核心动力以及传播领域正在发生的“语法革命”等四个纬度变化来探讨了传播革命的内涵。他指出,人类社会经历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形成的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化社会的制度文明,现在已经进入到以智能媒介的强大价值连接力统合人类实践的全要素、全环节和全程的时代,算力、数据与算法已经成为改造数字文明时代的全新力量。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演进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AI发展的一维阶段以垂直化、专业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人类单一能力的超越;AI发展的二维阶段完成了对语义世界的智能化、通用化整合与生成;AI发展的三维空间阶段完成了对于物理世界的系统模拟和场景构造;AI发展的四维时空阶段,完成对于作为行动者的具身智能体的设计、制造和规训,使其作为人类实践的协同者,从而进入“人机融合”的双主体新时代。
谈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喻国明教授提出具有前瞻性观点:人工智能正从单纯的知识容器向信息知识的编织者转变,从机械的复读机进化为主动的提问者,未来更将朝着兼具多种多样能力,乃至面向未知的探索及创造力、执着于本性的价值力的人类智能方向演进。讲座尾声,他向传播学者发出号召,鼓励大家勇担时代使命,跳出舒适区,积极探索智能时代传播新规律与新方法,以批判精神审视现有研究成果,推动传播学持续进步。

讲座结束后,喻国明教授与师生展开座谈。针对学生提出“人工智能与游戏媒体”等热点问题,他深入浅出,进行了生动解答。此次讲座不仅为全院师生带来了智能传播领域的前沿洞见,更为学院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与学界专家的合作,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师生紧跟时代步伐,在智能传播的浪潮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推动传播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贡献更多“成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