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杨玉华教授一行参加第三届“三大史诗”与文学传统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6-19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6月13日至15日,第三届“三大史诗”与文学传统学术研讨会暨“三大史诗”传承艺人培训学术会议,在中国新疆昭苏县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西北民族大学、昭苏县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聚焦中华文学传统与《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三大民族史诗的交融互鉴,旨在通过学术研讨与文化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杨玉华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罗文军教授及青年教师黄毓芸受邀参会。

开幕式上,西北民族大学总会计师李云、昭苏县县长阿比连・阿布力海依尔、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方铭教授、西北民族大学多洛肯教授等分别致辞,中央民族大学钟进文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扎格尔教授、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杨玉华教授等分别作主旨报告。

杨玉华教授的报告,题为《试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江西诗派”中“二陈”的“学杜”为例》。他指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从中国古典诗歌数千年发展史上对优秀文学遗产传承创新的规律性总结,也是“古为今用”助益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重要方法。宋代“江西诗派”倡言“一祖三宗”,“三宗”中的陈师道、陈与义以自己对杜甫精神遥接呼应及其诗歌创作方法技巧的心追手摩、传承创新,熔铸成独特的风格特色,取得了较高的创作成就,为中国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例证。

会议期间,来自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成都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三大史诗”的流传形式、区域特征、当代应用等议题展开分组研讨。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罗文军教授,主持了第一组分组研讨并发表论文报告。

罗文军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史诗传统与情感如何共同——以〈乌思藏风云〉为中心》。他以藏族作家次仁罗布的长篇历史小说《乌斯藏风云》为中心,探讨了藏族史诗传统对小说情感叙述影响,以及当前民族文学创作如何实现多民族的“情感共同体”。黄毓芸博士以《中国多民族文学交融的文本呈现——以清代方志副文本为例》为题发言,总结了运用副文本理论探究地方文献的新方法。

此次参会,不仅体现了中心对中华文学多元一体格局研究的深化,也彰显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中心主任杨玉华教授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多民族文学交融的实践路径,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

图文:黄毓芸

一审:

二审:

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