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招生工作 » 本科招生

本科招生

教育学院本科招生宣传


(一)基本信息

1.学院:教育学院

2.咨询电话:010-68901744 / 68901740 / 68907752

(二)学院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创建于1954年,人民教育家傅任敢先生是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曾在此长期任教。70余年以来,学院秉持“立足人才培养、夯实基础理论、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教育实践”的办院理念,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双向激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教育学科连续获评A类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序列,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共建世界一流学科,2024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北京市工人先锋号”,2025年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教育学院设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两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包含师范、非师范两个招生方向,两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跨文化教育学七个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和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两个专业型硕士授权点;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教育学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设有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本-硕-博”各层次、全学段、跨学科、全链条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重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多个二级学科协同发力,以模块化课程群、立体化的资源体系、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共同培养卓越本科生为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学院注重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努力搭建平台,拓展学生视野,如选派学生赴北京师范大学交流学习,吸纳学生参与国内国际重大学术会议,为所有本科生开设国际小学期,仅以国际小学期为例,学院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精心设置前沿问题,课程全部由外籍教授团队研发讲授,广受好评。教育学院育人成效突出,升学率、就业率在学校稳居前列。

教科书博物馆举办中国共产党百年教材展

举办数智化教师教育国际会议

学生参加我校“五·四”合唱展演

教育学院与德国洪堡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外籍教授开展国际小学期教学活动

(三)专业介绍

-教育学;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1、专业简介

(1)国家“双万计划”首批建设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良好研究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开阔国际视野和广泛适应性的教育教学专业人才、教育行政与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科学研究人才以及教育事业传播与推广人才。

(2)重视理论与实践双向激活。“教育哲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等12个课程群筑基,多元化实习实践基地支撑,“行走中的教育学”贯穿,形成因材施教育人体系。

2、核心课程

教育哲学与教育基本理论模块: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哲学、德育原理

教育社会学与人类学模块: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模块: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

课程、教学与教师模块:课程与教学理论

教育研究方法模块: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群)

教育政策与法律模块:教育政策与领导学、教育法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模块: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模块:高等教育学

3、专业特色

(1)学科专业一体化

通过整合学科核心方向与前沿热点问题,构建具有学理依据、灵活有弹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了“基础-方向-拓展”三级联动的培养范式。

(2)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领军人才包括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战略人才等,教授全部为本科生授课;中青年教师多具备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背景,全身心投入教学。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每位本科生均可选择一位专任教师作为导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

(4)国际化培养体系

依托双语/全英课程及国际小学期等举措,实现外籍教授直接参与本科教学活动,落实学术浸润与国际化培养。

(5)注重引导学生“转知成智”

带领全体本科生赴京外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构建“行走课堂”实践育人体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升学就业率持续领先,形成理论实践贯通、本土国际交融的特色育人模式。

3、就业情况

(1)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中小学教育教学、教育研究与管理、企事业单位、社区、教育培训与教育产品开发等。

(2)毕业生就业单位:铁道党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汕尾学校、天津市宝坻区教育局、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乡人民政府、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北京双优云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

(3)毕业生深造的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

(4)近三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境内外)或2024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境内外):2024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66.67%,2023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61.9%,2022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41.38%。

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学生赴云南昆明参加全国教育学本科生专业基本素养联合交流会

“第一班主任”孙晓峰为本科生讲授情景式大思政课

-专业:教育技术学;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位

1、专业简介

(1)培养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以及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者、建设者和管理者。

(2)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科交叉应用的优势,在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信息化评价与决策、教育大数据分析、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教育装备技术、教育影视资源制作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优势。

2、核心课程

基础理论类:教育技术学概论、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导论。

应用实践类:现代人工智能技术、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教育大数据思维与分析技术、数字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智慧课堂交互设计、软件编程思维、数据结构、计算机网。

3、专业特色

(1)学科交叉优势明显

整合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领域知识,立足培养既懂教育规律又掌握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教学体系特色突出

构建“学科融合、时空开放、协同创新”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创设课程组织活动化、学习方式合作化、学习任务情境化的学习体验。

(3)实验实践基地丰富

拥有教育部数学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中心等实验平台,与科大讯飞等教育科技企业共建协同育人基地,支持教育产品的研发与实验实践。

(4)学术引领机制健全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开设国际小学期课程,选派学生赴境内外学习交流,支持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

4、就业情况

(1)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教育教学与管理、产品设计与资源制作、培训与策划、技术开发、平台运营、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等。

(2)毕业生就业单位:北京市第十五中、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市西城区名苑幼儿园、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等。

(3)毕业生深造的高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

(4)近三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境内外)或2024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境内外):2024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56%,2023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48.48%,2022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46.88%。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赴安徽合肥科大讯飞总部开展第二课堂社会实践

教育学本科生赴吉林白山开展第二课堂社会实践

本科生参与北京市中小学课后330服务

-专业:教育技术学(师范);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位

1、专业简介

(1)培养具备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前沿技术,具备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领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从事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综合型人才。

(2)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科交叉为专业特色,秉承“厚植基础,激发潜能,完善人格,追求卓越”育人理念,为学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沉浸式”的教学环境与支持服务。

2、核心课程

基础理论类:教学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导论、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

应用实践类: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创意物化基础、教学媒体与应用、数字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数据结构与算法。

3、专业特色

(1)毕业生胜任中小学多学科教学

整合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领域知识,立足培养从事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教育人才。毕业生可胜任信息科技、人工智能、通用技术等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

(2)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贯通“产教研用”全链条

拥有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中心、与20余所中小学校以及科大讯飞等教育科技企业共建协同育人基地,实现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系统化培养。

(3)多元化培养体系赋能卓越教师成长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开设创客小学期和国际小学期课程,选派学生赴境内外学习交流,支持学生申请本硕博贯通式培养。近三年,学生就业率高,在全校名列前茅。

4、就业情况

(1)毕业生职业发展方向:信息科技、通用技术、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创客教育以及学校信息化建设等。

(2)毕业生就业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北京景山学校京西实验学校、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北京市黄城根小学石景山分校、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北京市房山中学、北京市西城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等。

(3)毕业生深造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

(4)近三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境内外)或2024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境内外):2024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30.77%,2023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26.67%,2022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