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至25日,第九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在宁波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中东欧多国及国内教育界专家、学者与院校代表齐聚一堂,共探教育合作新路径。
我院郑以然老师与蒋璐老师应邀出席会议,并在分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其中,郑以然老师在“文学交流与互鉴”分论坛发言,她对巴尔干民间文学中的特定主题类型及其在当代巴尔干的演变与转化进行了分析,提出这些传统意象已逐渐融入社交媒体和日常生活,成为现代巴尔干文化表达的重要符号,引发与会学者对民间文学活态传承的讨论。
蒋璐老师则在“媒体交流与互鉴”分论坛上作了关于“塞尔维亚人眼中的中国”的调查报告,基于实地调查数据,为与会者呈现塞尔维亚公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态度与认知结构,揭示了中塞跨文化传播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赢得了现场学者的关注与互动。
除论坛交流外,两位老师还实地调研了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详细考察了“博览会+常年馆”双轮驱动机制、数字平台建设、“中东欧优品”市场化转化路径及各国国家馆展陈情况,对宁波打造中东欧商品首选地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支持体系进行了系统了解。此外,两位老师还走访了宁波工程学院斯洛文尼亚研究中心,调研其在对象国研究、文化交流、校际合作等方面的经验。
郑以然和蒋璐两位老师此次参会实现了学术研究与实地调研的有机结合,既通过学术发言传递了我院巴尔干研究者的探索视角,又借助实地考察进一步夯实了研究对象国的实证基础,充分体现了我院“学术研究服务国家需求”的研究导向。两位老师收集的文献资料、访谈记录及观察数据,将为我院后续的对策研究、课程开发及国际交流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