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河南焦作府城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成果鉴定会在京召开

分享

6月25日上午,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学者袁广阔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河南焦作府城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成果鉴定会在京召开。出席本次成果鉴定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部委员陈星灿、北京联合大学校长雷兴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方辉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大广、历史学院院长刘屹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历史学院副院长姚百慧主持。王大广指出,本项目一方面是对焦作府城遗址数十年研究工作的一个里程碑式总结,另一方面开启了夏商考古研究的新篇章。希望团队积极推动考古成果创造性转化,推动遗址公园建设,深度服务社会。刘屹表示,本项目是我校考古学科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起到了良好的引领表率作用。

成果鉴定阶段由专家组组长陈星灿主持。袁广阔汇报项目研究过程和重要成果。项目组对焦作府城遗址的考古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整理和总结,部分科研成果相继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项目研究过程中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硕、博研究生,为考古学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由于考古研究工作的及时开展,焦作府城遗址得到大力保护,已跻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也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了考古遗址公园。

鉴定专家经过充分讨论,给予了本成果高度认可。焦作府城报告的研究成果以扎实的科学发掘记录和深入的遗存解读为基础,顺利完成了课题立项的各项预期任务。研究团队采用先进的编写理念和科学的体例框架,通过对考古资料的系统性整理,综合运用层位学、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等理论方法,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在学术价值方面,该成果不仅清晰勾勒出府城遗址的文化分期与特征,更首次完整揭示了聚落变迁的历史轨迹。其中,对辉卫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早商城址布局研究尤为突出,解决了考古学界长期争议的辉卫文化谱系问题,为夏文化与商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钱益汇教授、王涛教授、尤悦副教授等项目组成员和社科处褚怡敏老师参加了鉴定会。


1751250996417040777.jpg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