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退休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4月9日上午,外国语学院退休党支部教师与研究生党支部党员代表前往颐和园,联合开展“老少携手忆峥嵘,薪火相传守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刘营主持此次活动,特别邀请颐和园“扫地僧”张旭为师生讲解,通过沉浸式参观与互动交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代际共融。
晨光熹微中,张旭带领师生沿着颐和园的历史轴线徐徐前行。从承载近代中国沧桑记忆的东宫门,到象征 “福山寿海” 的佛香阁建筑群,他以文物古迹为 “活教材”,将园林背后的政治、文化脉络娓娓道来。他结合建筑细节、历史事件与文献典籍,生动还原了园林作为 “露天博物馆” 的精神价值。师生们驻足于斑驳的宫墙下、精美的砖雕前,在历史与现实的映照中,深刻体会到 “文化自信” 的厚重根基。
活动特别设置 “对话‘扫地僧’” 环节,张旭分享了自己从退伍军人、建筑工人到颐和园保洁员的经历。因对古建筑的热爱,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园林文化和古建筑知识,凭借一段贯口讲解成为“网红”,被游客称为颐和园“扫地僧”。他动情说道:“我的初心就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人活一辈子总得实现点儿价值。保洁是我的工作,但传播文化是我的使命。”他寄语青年党员:“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年轻人要沉下心保持热爱,更要勇于探索。只要心里有光,再平凡的岗位也能照亮一方。”他的故事让在场党员深受触动,研究生党员感慨:“张老师用行动证明,坚守与热爱能让平凡绽放光芒。”
活动中,退休党支部的老党员与研究生党支部的年轻党员们畅聊,展开了一场跨越年龄的对话。老党员们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勉励年轻一代:“如今你们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但更要守住外语人的家国情怀。”研究生党员们则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与老党员们交流当前的困惑与感悟。研究生党员有感而发:“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学好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党员同志们对历史的理解,也为退休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未来,外国语学院党委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活动形式,让党日活动既有文化厚度,更具时代温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