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采编系统开通啦
  • 当期目录
  • 优先出版
  • 最新录用
  • 下载排行
  • 过刊浏览
    全选
    显示方式: |
    2025年第卷第2期
    • 林倩茹,江晓晖

      2025(2):1-7, DOI:

      Abstract:

      习近平关于森林“四库”重要论述是对森林多重功能和综合效益的精准凝练,深刻彰显生态系统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民生观、全球生态观。新阶段,福建省充分发挥森林“四库”功能,打造林水一体的“水库”、谱写惠民富民的“钱库”、建设坚实可靠的“粮库”、发展固碳增汇的“碳库”,探索独具福建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矛盾背景下,应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进而扩容森林“水库”、充盈森林“钱库”、壮大森林“粮库”、增效森林“碳库”,合力绘制美丽中国建设新图景。

    • 侯艳英,吴雨涵,卢若艳

      2025(2):8-12, DOI:

      Abstract:

      基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水平评价指标,通过熵权 TOPSIS法分析10家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能力提升水平现状,再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能力提升水平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各二级公立综合医院的能力提升水平得分差异较大。单个条件变量不是影响医院能力提升水平的必要条件,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对医院能力提升水平产生影响。共存在4条影响医院能力提升水平的组态,其中高能力提升水平2条,非高能力提升水平2条。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能力提升水平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财政支持、床位资源调配、人力资源配置等多维度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医院能力提升水平均衡发展。

    • 谭卫华,郑立羽,许丽英,黄翠萍,祝韵,黄艳

      2025(2):13-20, DOI:

      Abstract:

      针对健康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育人主体有待健全、育人资源有待充实、育人过程有待强化的困境,以“服务学习”为人才培养实践理念,采取以多元协同链接行业机构组建育人主体、以双向赋能强化育人过程、以服务学习提升育人成效等举措,创新健康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医学特色,以期为健康社会工作人才创新培养提供参考。

    • 刘倩倩,甘容通,刘朝晖,刘喜珍

      2025(2):21-25, DOI:

      Abstract:

      公立医院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主力军,高质量党建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当前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取得一定实效,但仍存在党建与业务融合度低、干部人才培养不足、品牌创建定位模糊、数智党建水平不高、联盟联动形式单一等现实困境。需要通过三维发力,融合党建与业务;以人为本,党管干部与人才;创优品牌,凸显导向与属性;数字赋能,延伸广度与深度;联盟联动,扩大共建与共享,以进一步优化党建工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健康根基。

    • 阙舒烨,袁潇潇,蔡晅怡,黄靖

      2025(2):26-32, DOI:

      Abstract:

      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2023年福建省的调研数据,分析福建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与利用现状。研究表明,部分民生型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与利用相对平衡,改善型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与利用轻微不匹配,而发展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利用明显与需求不匹配;一孩家庭与二孩及以上家庭在部分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与利用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建议:应强化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顶层设计,加强托育机构建设力度,促进各项婴幼儿照护服务供需平衡,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 李毅,陈玉洁,汪慧,王筱婷,李敏,丁宏

      2025(2):33-37, DOI:

      Abstract:

      为探究农村老年人睡眠障碍与衰弱对焦虑的交互作用,研究在2023年7月至8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C县选取950例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汉化版老年衰弱筛查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睡眠障碍检出率50.6%;衰弱检出率74.4%;焦虑检出率45.3%。睡眠障碍\[OR=3.822,95%CI(2.831,5.160)\]、衰弱\[OR=5.704,95%CI(3.791,8.583)\]是焦虑的影响因素。睡眠障碍和衰弱对老年人焦虑存在相加交互作用,比值比(OR)=17.871\[95%CI(9.921,32.193)\],超额危险度(RERI)=15.138\[95%CI(5.594,24.681)\],归因比(AP)=0.655\[95%CI(0.540,0.770)\],交互作用指数(S)=3.173\[95%CI(2.160,4.661)\]。睡眠障碍和衰弱均为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影响因素,且睡眠障碍和衰弱对老年人焦虑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 林晨,方楠

      2025(2):38-45, DOI:

      Abstract:

      数字时代,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进步与广泛应用,高校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面临的一道新难题。“圈层化”现象加剧带来的大学生精神世界低质走向、对现实生活的疏离、主流文化的主体地位缺失等问题,都引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深思。高校要通过构建师生和谐对话关系、解构圈层内部信息茧房、重构优质高校网络圈层、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等措施进行破圈、融圈,进一步造圈、控圈,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健康成长。

    • 沈国俊,范晓强

      2025(2):46-53, DOI:

      Abstract:

      聚焦医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调查福建某大学医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认知途径、参与态度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生比较了解国家安全知识;医学生获取国家安全知识的途径主要包括媒体和网络、课堂教学等;大部分医学生愿意参与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影响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因素主要是活动单一、内容乏味和师资力量不足等。为此,针对医学生职业特性与专业需求,提出培育“医安协同”师资、深耕“医专融合”课程、创新“医境特色”活动、构建“医向多维”传播和融合“医卫红职”特色等提升策略,为高校医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参考。

    • 林世芳

      2025(2):54-59, DOI:

      Abstract:

      数智时代,思政课在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时,面临着信息性批评对论说性批判的消解、怀疑论批判与辩证论批判的博弈以及机器权威和智慧集成对批判性的悬置等问题。数智时代思政课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精准化实践,要将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结合,将理性批判与意识形态数智叙事相结合,将数智技术批判与自我批判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信息批判能力、智能反思能力、价值评估能力、实践决策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 黄瑾

      2025(2):60-65, DOI:

      Abstract: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是贯彻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时代必然,是提升医学院校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院校思政课在育人目标上相近、教育内容上相合、育人方法上相通,这为二者融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精选融入内容、创新融入方式、强化融入师资和健全融入机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的基本路径。

    • 温稀丹

      2025(2):66-71, DOI:

      Abstract:

      数媒化、智能化推动了网络文化景观的勃兴,算法推荐技术的更迭为型构价值光谱、建构价值格局带来了全新场景,数字新青年核心价值观的“云”生成在智能媒体的冲击下正面临一系列挑战:流量牵引下技术与资本多维交互的技术反驯、算法运行内嵌的“娱乐至死”致瘾机制、阈值宽容中的价值罗生门、“过滤气泡”逻辑规制中的价值认同圈层化。为此,必须通过加强数字空间监督管理,强化平台行业价值引领,加强算法文化内容建设,推进算法机制技术破壁,增强价值情感动员,提升主流价值传播效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实践等措施完善算法推荐逻辑的周全性,形成主流价值观的协同传播效应,为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构建积极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空间。

    全选
    显示方式: |
    全选
    显示模式: |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研究

      王梦, 邰蕾蕾, 陈文静, 王珊

      Abstract:

      [目的]探究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为实现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与经济的同步优化提供参考和建议,以期实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法] 基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7-2021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医疗服务与区域经济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医疗服务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探讨影响医疗服务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的因素。[结果]2017-2021年,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6519、0.6817、0.7127、0.6851、0.7393;相对发展度均值分别为1.4399、1.3017、1.2653、1.0598、1.0427;医疗服务的15个评价指标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关联度均大于0.6。[结论]2017-2021年,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从经济滞后迈向同步发展,区域间的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差异且存在上升空间,其中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服务质量是影响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区域联动发展促进医疗服务与经济协调并进,顺应政策导向助推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同时用数字化转型助力医疗资源与服务质量双提升。

      • 1
    • 新医科背景下多学科协作情景模拟教学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带教的应用

      刘颖, 吴吟晨, 林晨琳, 蔡佳玲, 李坚, 曹代荣

      Abstract:

      目的 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年1月-2023年5月,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的实习生20名作为试验组,在常规实习带教的基础上增加MDT情景模拟教学法;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另两个医院的实习生各1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实习带教法。通过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问卷调查评价实习教学效果。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实习生的影像病例分析考核从阶段2~阶段5及出科考的平均分[(46.8±4.47)~(60.5±3.56)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44.5±5.79)~(55.6±5.19)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生入科考-前两次阶段考的病例题及7次考核的客观题答题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习生对实习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分(16.6±1.57)高于对照组的(14.95±2.76),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医科”背景下的MDT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临床MDT能力,塑造学生的团队协作及科普宣传能力,成效获得实习生及教师的一致肯定。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影像卓越医师必备的“精准影像”能力,值得推广。

      • 1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张洁, 郭振坤, 李煌元

      Abstract:

      以福建医科大学2016-2020年毕业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综合分析近五年毕业生的单位、岗位、薪酬和就业满意度等情况,发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就业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一般,专业与岗位不匹配,受工作单位重视不够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引导更多的公共卫生人才服务公共卫生的建议和意见。

      • 1
    • 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詹志颖, 付蓉, 江艺羡, 何保昌, 胡志坚, 林征

      Abstract: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院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课程思政处在早期摸索阶段。了解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的态度、认知度和建议,有助于该课程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对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533人研究生开展了调查研究,发现67.7%(361人)的研究生支持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77.3%(354人)了解课程思政,但仍有提升空间;为了提高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效果,需要加强不同院系间和不同授课教师间经验交流;需要制定适合不同类型研究生的思政推广计划;医学统计学教学手段应注重灵活运用案例分享的教学模式,结合多样化教学方式;应结合医学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尤其是科学素养教育。

      • 1
    • 高等医学院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李钰艳

      Abstract:

      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是高等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需要,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本文试图以福建医科大学的实践为例,提出高等医学院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五大举措,分析体系构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凝练优化医学高等院校“三全育人”体系的三大策略,为高等医学院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提供借鉴。

      • 1
    • 福建省心肺与重症康复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杨聪雅, 戴若竹

      Abstract:

      慢性心肺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其致残率及死亡率高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让康复治疗尽早参与到疾病的防治中,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疾病的发病和因疾病所致的残疾。因此心肺与重症康复事业的发展对心、肺系统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介绍心肺与重症康复的内涵及意义,重点概述了福建省心肺与重症康复发展的现状,发现患者知晓率及参与率低、供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医保支付体系等方面的不足,并就此提出了福建省心肺与重症康复发展的建议与思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 1
    • 临床护理实习教学模式的现状与优化路径--基于OBE理念视角

      穆艳

      Abstract:

      临床护理实习教学是护生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福建省某三甲医院为例,分析当前临床护理实习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困境。研究发现:临床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学内容欠具体,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升,评价方法及内容不够全面等。本研究将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入临床护理实习教学改革,根据临床需求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推进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规范化建设,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娴熟技能和良好人文素养的合格护理人才。

      • 1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研究

      许桂清, 陈涵, 曾行飞, 魏柯欣, 王成龙

      Abstract:

      采用锻炼态度量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对某医科大学670名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疫情防控期间医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主观锻炼体验情况。结果显示,疫情期间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较强,但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心理烦恼。建议:1.将课外体育锻炼理念引入体育课程,树立终身体育思想;2.多维度建设课外体育活动,营造体育锻炼氛围;3.拥护疫情防控决策,健全线上体育教学模式;4.开放心理咨询渠道,减少体育锻炼后的心理烦恼。

      • 1
    • 农村癌症人群就医现状、成因与应对

      李鑫梅, 陈泽霖

      Abstract:

      摘要:本文以就医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考察了农村癌症患者就医现状的两种基本面向:流动与还乡。二者导因于医疗卫生体制和医院制度的“双重制度分割”以及城乡组织模式变迁,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疾病负担与健康风险,并促成其“疾病经历”由个体性向总体性的转变。应对该问题的政策方案应将就医问题置于“健康治理”的整体架构当中,在制度层面健全医疗卫生体制、增强健康治理定力,在组织层面协同城乡社会团体、汇聚健康治理合力,在个体层面改善患癌者的疾病经历、提升健康治理效力。

      • 1
    •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其理论品格

      黄瑾, 吴任慰

      Abstract: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是立足时代之变、紧扣发展之要、回答发展之需的科学论述。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思想深刻、涵义深远,在价值目标上,强调要培养青少年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在践行路径上,指出要构筑全员全过程全社会的协同育人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在功能效用上,强调劳动之于个体、社会的幸福旨趣,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严谨的理论架构、鲜明的问题导向、科学的理论创新和厚重的历史底蕴的理论品格。

      • 1
    • 碳经济专业“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容与方式探索

      陈典, 黄明

      Abstract:

      碳经济人才是我国亟需加快培养的紧缺人才。碳经济专业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碳经济人才、如何培养碳经济人才以及为谁培养碳经济人才三个根本问题。碳经济专业的“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涵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气候治理演变历史、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绿色低碳思想、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中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伟大成就等思政教育内容;应综合采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碳经济时政中的思政教育、政产学研合作中的思政教育、提升教师思政意识与教育能力等多种方式,夯实思政教育基础、拓展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政教育的深度、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 1
    • 形成性评价在来华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张艳晖, 谢李华, 张晓艳, 刘光英, 强华

      Abstract:

      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非洲大陆在内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提升来华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由于来华留学生英语水平,教育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尽相同,传统授课的学习效果不佳。单一的期末总结性评价不能有效提升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质量和留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阐述了来华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线上线下多元化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策略,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医科院校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1
    • 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新时代启示

      姬明华, 郑传芳

      Abstract:

      作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政治纪律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发挥着重要的纪律保障功能。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执纪方式,并加强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促使政治纪律建设不断朝着科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在“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总结梳理抓好关键少数,健全党内法规,做到监督与教育并重等宝贵历史经验,对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 1
    • 新世纪以来国内医学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核心期刊发文的分析

      俞德海

      Abstract: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5种翻译和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医学翻译论文为依据,对2000年至2021年之间的国内医学翻译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发文和研究者情况以及总体研究特征,并基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四点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国内医学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照借鉴。

      • 1
    •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症状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蔡皇界

      Abstract:

      本研究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心理状况开展的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睡眠质量和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探索心理弹性在睡眠质量与焦虑症状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对福建某高校5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焦虑症状、睡眠质量和心理弹性及其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关联;在睡眠质量与焦虑症状的关联中,心理弹性(尤其乐观性和坚韧性)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果提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常态化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弹性建设,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以降低焦虑症状的发生风险。

      • 1
    • 新时代医学院校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徐凌子

      Abstract:

      医学教育作为“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结合点,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证。医学院校的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共性,也具有医学专业的独特要求。应深刻把握其特殊性,结合新时代国情、世情、民情的变化和医学教育的特点,从“知、信、行”的角度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医学生教育的全过程,着力培养新时代“大国良医”。

      • 1
    •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高瑶, 林梨平, 陈清泉, 林旎, 吴娟, 林东红

      Abstract:

      新冠疫情防控彰显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内容实践应用的重要性,凸显实践型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本研究,以抗疫应用为切入点,在拓展专业理论课教学内容应用性、深化医防融合应用实践、推动应用型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助力卓越应用型检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

      • 1
    •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供给效率评价研究——以我国30个省市地区的数据为例

      陈冠南, 杨臻煌

      Abstract:

      基于DEA-Malmquist评价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医疗卫生资源效率进行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和空间差异特征,并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影响医疗卫生资源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2010-2020年全国30个省份医疗卫生资源效率总体有所提升,但配置效率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从空间分布看,不同省份的医疗卫生资源效率存在差异,相比较于西部地区,东部效率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空间分布不均衡。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发现,主要是医疗设备和人才的不足制约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效率的提高;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演化上看,东中部较为平稳,西部受政策、环境等影响变动较大。为合理高效配置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应强化医疗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大西部医疗投入,优化东中部配置;加强区域交流协作,平衡区域差异。

      • 1
    •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助力“新医科”建设三维审视*

      孙新红

      Abstract:

      毓含“融合”“整合”理念的“新医科”,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应运而生,医学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对推动“新医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和鲜明特征。在建设举措上要完善学校顶层设计、学院布局统筹、教研室有效践行的体制机制维度;要优化全员参与、全程连续、全课程协同的三全路径维度;要提升悟思想、强学术、提素养的师资建设维度。

      • 1
    • 计算机辅助医学翻译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

      陈媛

      Abstract:

      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辅助翻译成为翻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医学翻译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决定了计算机辅助医学翻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研究从计算机辅助医学翻译教学的现状出发,基于项目翻译教学理论,以专业为基础,以技术为载体,以项目为依托,探讨计算机辅助医学翻译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开展专业性、实践性、自主式、合作式教学,旨在培养“专业+技术+实践”型医学翻译人才,助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1
    •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药物分析学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

      严文锦, 刘爱林

      Abstract:

      切实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深入剖析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各环节培养中融入“三全育人”理念,创新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培养工作体系,以期为今后药物分析学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1
    •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共百年党史故事的教学进路

      映宇

      Abstract:

      将中共百年奋斗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从党的伟大历程和奋斗精神中汲取中能量,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高校思政课应该立足中共百年党史故事的叙事特性和教学指向,从价值、理论、原则等方面构建好百年党史故事的国家叙事逻辑,建设思政课讲好百年党史故事的教学合力。

      • 1
    • 公立医院监察对象认定研究

      吴仕清

      Abstract:

      《监察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及相关规定对监察对象的表述不同,使得公立医院监察对象的认定存在争议。监察对象的认定应遵循“行为标准”,即“行使公权力”是认定监察对象的核心要素。结合公立医院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特点,公立医院监察对象范围包括管理岗位全体人员以及其他代表医院行使公权力的人员。

      • 1
    • 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和价值意蕴

      张玉祥

      Abstract:

      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具有内在的生成逻辑。从理论逻辑来讲,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彰往察来的深厚理论基础。从实践逻辑言之,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孕育于在履职时期的伟大实践。从时代逻辑而言,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源于新时代的使命和召唤。这些彰显了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之源,回答了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之问,观照了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未来之思。

      • 1
    • 临床医护人员对非自杀性自伤患者态度的研究进展

      蔡怡晴, 江琴

      Abstract: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医护人员对非自杀性自伤患者的态度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医护工作者对自伤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可能的改善措施。结果发现,医护人员在照护自伤患者时存在对自伤进行负面归因、自伤污名化的认知情况,伴有焦虑、沮丧、无力感等情绪体验,并可能导致回避照护、弱化痛苦的行为倾向。影响医护人员态度的因素主要有教育和工作经验、医护环境以及患者的行为反应等。未来,可以通过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成立精神卫生联络小组、对诊疗室进行空间改造等措施,优化医护人员对自伤患者的关怀与态度,为自伤患者提供支持性治疗环境。

      • 1
    • 校园氛围与父母情感支持对校园欺凌的交互效应:失败恐惧的中介作用

      张九妹, 林荣茂, 谢姗姗

      Abstract:

      家校协同合力抑制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是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工作。研究基于2018年PISA的中国青少年数据,探讨校园氛围和父母情感支持对青少年校园欺凌的交互效应,以及失败恐惧的中介机制。结果发现:校园竞争氛围与父母情感支持的交互项负向预测校园欺凌;校园合作氛围与父母情感支持的交互项正向预测校园欺凌,失败恐惧起部分遮掩作用。研究对家校协同抑制青少年校园欺凌具有一定的启示。

      • 1
主  管:福建省教育厅
主  办:福建医科大学
编辑出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编辑部
地  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北路1号福建医科大学行政楼C座426
电  话:0591-22862884
标准刊号:ISSN 1009-4784 CN 35-1241/C
提交
元数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