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ture Methods》(中科院1区TOP,生物方法学顶刊)在线发表了福建医科大学公共技术中心、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付志飞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A highly stable monomeric red fluorescent protein for advanced microscopy”。
近年来,多个绿色和黄色超稳定荧光蛋白的成功开发极大地推动了前沿生物成像技术的发展。较于绿色和黄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具有天然优势,特别是在光毒性、自发荧光、光散射以及组织穿透力等方面。然而,现有红色荧光蛋白的稳定性存在很大的不足。为此,付志飞团队利用结构生物学和蛋白质人工进化等手段,成功开发出超稳定单体红色荧光蛋白mYongHong(又称mScarlet3-H)。该荧光蛋白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是目前光电关联成像技术、快速透明化成像技术及长时程活细胞超分辨成像技术的首选荧光探针。
福建医科大学作为论文的第一单位,熊海艳(福建医科大学博士一年级)、畅启元(福建医科大学硕士二年级)、丁嘉懿(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博士三年级)、王书远(福建医科大学公共技术中心技术员)、张文皓(西湖大学博士四年级)、李煜(厦门大学博士三年级)及吴耀琛(福建医科大学直博二年级)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吴淙贤(福建医科大学)、郑清炳(厦门大学)、Kiryl D. Piatkevich(西湖大学)及付志飞(福建医科大学)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5-02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