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临近端午节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林圣彩来访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分子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为我院科研人员带来精彩的学术讲座,并分享学术心得。
林院士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楼12楼会议室带来了主题为“葡萄糖作为信使调控细胞代谢及命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研究院王柠教授主持,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热情参与。
本次讲座中,林院士向我们分享了他的“得意之作”——葡萄糖。林院士始终认为葡萄糖感知是生命的密码之一,提出“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营养代谢的过程”、“如果代谢的调控失衡,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等生命活动相关的见解,并致力于解析葡萄糖对长寿的奥秘。林院士创新性地发现了机体感受葡萄糖水平并调节代谢模式的新通路,在这条通路中,葡萄糖不再以“营养物质”的形象出现,而是承担了“信使”的职责,即当机体内葡萄糖水平下降时,蛋白质AMPK就会被激活,用于维持机体内的葡萄糖水平。这一发现完全颠覆了之前学界对于葡萄糖的固有印象,打破了传统的“AMPK的激活仅依赖于AMP浓度的变化”认知。基于该通路,林院士团队通过药物筛选发现了新型AMPK激活剂,在脂肪肝诱导小鼠肝癌(HCC)和乳腺癌表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此外,作为二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被广泛用于医学和药理学各个方面的试验,例如生殖医学、癌症化疗、代谢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然而它的分子靶点却始终未被发现,这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二甲双胍的理解和应用。林院士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成功找到了二甲双胍直接作用靶点——PEN2(γ-secretase的亚基),弄清了它导向溶酶体途径及激活AMPK的具体方式。该研究首次从分子角度勾画出了二甲双胍行使功能的路线图,为进一步拓展二甲双胍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成果于2022年2月在Nature上正式发表。
林院士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得讲座现场轻松活泼,现场师生反应热烈,学术氛围浓厚。针对大家的提问,林院士一一给予了细心解答。最后,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林院士带来精彩的报告。

专家简介:
林圣彩,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近年来,林圣彩教授以细胞代谢稳态调控为研究核心,针对细胞对营养物质与能量的感知机制以及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迄今为止,在Nature、Science、Cell Metabolism、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等杂志发表论文110余篇,他引次数一万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