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广东省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粤职机电教指委”)2025年年会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粤职机电教指委主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智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东莞市力博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赛智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联合承办,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推进机械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为行业培养数字化复合型人才。

图1 粤职机电教指委主任委员漆军致辞

图2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制造学域主任汤凯教授团队陈远志博士致辞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粤职机电教指委主任委员漆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制造学域主任汤凯教授团队代表陈远志博士,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粤职机电教指委委员、省内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院(系)领导、骨干教师及行业企业代表共201人参会。会议由粤职机电教指委秘书长张宁主持。
会上,漆军校长为大会致辞。他指出,在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背景下,机电行业正经历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需主动适应人才需求变化,从专业建设、师资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发力,培养兼具创新能力与前沿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他强调,粤职机电教指委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制造学域主任汤凯教授团队代表陈远志博士在致辞中表示,高校与企业应加强协同,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等方式,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教学资源,助力数字化人才培养。

图3 粤职机电教指委秘书长张宁博士介绍教指委工作总结与年度工作计划
粤职机电教指委秘书长张宁博士汇报了教指委工作总结与年度工作计划。2021-2023年,教指委完成了教学成果奖评审、教改项目推荐等多项工作,推动成立“机械制造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产教联盟”,推广《机械制造业能力标准》等行业标准,为机电类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将推进会议召开、交流培训、组织课堂研究、“广东省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大模型”建设、广东省教学成果奖推荐等任务。

图4 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分享讲座《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装备制造类专业建设优化》
本次年会设置了多场主题讲座,聚焦新质生产力、智能制造、AI赋能等前沿方向,为产教融合提供新思路: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装备制造类专业建设优化》为题,探讨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广州智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远志、东莞市力博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方分别从企业视角,分享了面向智能制造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场工程师培养实践;赛智乐科技、北京数码大方等企业代表介绍了教育全流程解决方案、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产教中心市场总监林家媚分享《产教融合3.0时代:多元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教育生态事业部技术总监穆乃锋以《AI背景下数字化智造领域人才培养》为题,解析智能时代技能人才的培养新范式;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总监吴振东带来《构建产业链人才生态赋能校企协同发展——定向培养合作的实践与展望》,分享校企联合培养的成功案例;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方泰之则围绕《AIGC赋能产教融合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产教融合中的应用前景;科大讯飞职业教育产线总经理方雪聚焦“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大模型”,阐述了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专业群建设与人智协同教学;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大区总监刘舒宇则探讨了国产工业设计软件人才培养的路径,为行业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最后,漆军介绍了“广东省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大模型”的建设思路。该大模型旨在整合全省机电类专业教育资源,通过智能化分析行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为人才培养提供精准指引。

图5 合影

图6 参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系统枢纽智能制造学域实验室
会后,参会代表前往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系统枢纽智能制造学域进行参访,实地了解智能制造实验室、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等前沿教学科研设施,进一步加深了对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模式的认识。
此次年会的顺利召开,为广东省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粤职机电教指委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为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广东教育强省与制造业强省建设。(撰稿:张宁;初审:张璞;终审:胡晓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