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代码:12743
|

English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首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优秀单位

国家优质高职院校

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牵头单位

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

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同心抗疫中书写机电担当

时间:2022-11-02     作者:魏哲东、尹浩然     编辑:尹浩然     来源: 组宣部     浏览:

“要加强管控、加强统筹协调……”在北校区指挥部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党委书记蓝祥龙以“五个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

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学校党委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组织召开多次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议,周密部署,精准施策。各工作专班、各二级单位以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各尽其责、各展所能、汇聚合力,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以最坚决的态度打好疫情防控主动战

靠前指挥,精准部署。党委书记蓝祥龙第一时间进驻北校,坚守在抗疫一线,坐镇指挥。校长郑伟光坐镇南校区,紧盯第一线,统筹调度,稳固战疫“大后方”;各分管校领导各司其职有序安排部署、科学调配保障力量。学校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形成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抗击疫情的整体合力。

全体校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靠前指挥,下沉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做好指挥调度、督导检查工作之余,主动参与到物资保供配送、工作协调对接等环节,把疫情防控责任牢牢的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共同筑起坚实的防疫堡垒。

压实工作责任,科学指挥调度。成立北校区指挥部,畅通指挥部、工作专班、各二级单位、学生宿舍四级沟通渠道,印发《关于成立北校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专班的通知》,明确了综合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10个专项职能组的工作职责,进一步理顺了指挥体系,不断提升疫情防控决策、指挥、调度效能。

突出党建引领,展现担当作为。学校党委高擎党旗,“一把手”深入一线,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全面统筹人员力量,把滞留在北校区的干部、教师就地转为疫情防控工作力量,为处置突发疫情鼓足了干劲、指明了方向;各二级党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发动集结近1000名党员先锋、志愿者,在支援1.2万余人的餐食配送、物资发放、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等工作中有力发挥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人力物力的充足投入,筑牢了同心抗疫的铜墙铁壁。

靶向精准发力,以最果断的行动打好疫情防控阵地战

实施静默管理,让精准管控落实到位。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立即实施静默管理,人员只进不出。在属地指导下,对校园实施分级管控,科学处置学生应急处置、封控期学生就医、志愿者服务应急响应等工作流程,确保校园管控落实落细。

突出数字赋能,让信息排查科学精准。学校强化数据治理,通过“疫情防控”打卡小程序,每日动态掌握师生健康码、行程卡、身体健康、所在地市区和往返不同校区等数据信息,此次疫情发生1天内就精准把握各校区各类人员底数、精准服务流调溯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积极开展九类人员排查并建立台账。建立“固定哨-流动哨-24小时监控-第二天复查监控”的四级监控管理机制,全天候盯防校门、周界以及宿舍和其他楼宇等校园公共区域,确保入校人员、物资经过严格审批,信息可追溯,切实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

坚持不漏一人,让核酸检测做足做透。学校加强师生员工的健康检测,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疫情发生以来,不同校区各自开展10轮全员核酸检测。其中,北校区积极发挥“寝室长-楼层长-楼长-网格长”四级网格的重要作用,封控楼栋上门采样,管控区域检测点采样,实现每日核酸检测全员覆盖,累计核酸检测119662人次,其中学生113673人次、教职工2505人次、服务外包人员3484人次,切实做到了不漏一人。

加大调配力度,以最有力的执行打好疫情防控保障战

坚持走深走实,细致入微开展贴心服务,让按下“暂停键”的校园温暖关怀不停步。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统筹协调北校区4个食堂分区包片负责餐饮保障,组织师生志愿者团队分楼分层建群,高效为封控学生每日供应四餐(早、中、晚、宵夜)、牛奶水果等,并尽量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特别照顾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习俗,力求每日不重样,累计免费供餐近47.87万份。升级校园网带宽、保障宿舍热水供应、桶装水供应等,让服务做到“点”上、送到“心”里,切实解决好了封控区生活保障“最后一米”的问题,收获广大师生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坚持应供尽供,搭建“保姆式”后勤保障网,全力以赴确保物资供应,让后勤不后站,保障冲在前。在疫情突发的第一时间,学校立即开启“备战”模式,让后勤保障人员从校外居住转为校内定点居住、闭环管理。不折不扣做到“有备无患”,动态足量储备饭堂食材和防疫物资,全力做到满足所需、应储尽储、应供尽供。有效调度校内隔离观察用房,努力做到“只能房等人,不能人等房”。搭建网上商超,突出“零”流动,让学生足不出户线上下单,通过“商超人员+学院人员+志愿者”全链条工作模式,实现“无接触”送货上门,确保了封控区内生活物资的正常供应。

开辟生命通道,全天候、不间断医护响应,用温度与速度跑出求医问药“加速度”。校内医务接线员联合属地政府联络员、社区卫生医院协调员共同组建“医疗保障群”,专人24小时值守,架起了一座患者与医院、药店之间求医问药的“桥梁”,提供医疗处置35人次,其中,120专车转运处置6人、急性阑尾炎手术1人。接线员、联络员、协调员……一天24小时,只要师生有“来电”,他们就有“回电”,为师生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注重关怀引导,凝聚最广泛的合力打好疫情防控舆论战

坚持立德树人,用好用活抗疫“活教材” ,师生同上一堂抗疫“大思政课”。身处疫情防控主战场,学校将厚重、生动的抗疫实践“活教材”,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新教材”,真实、及时、有效的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别样的抗疫“大思政课”。疫情发生后,广大党员教师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感染、教育广大学子;全体学工队伍下沉社区一线办公,和学生讲清楚“动态清零”的大道理,也讲清楚校园疫情防控政策的小道理,进一步引导教育他们理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做到了“涉疫手势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到哪里”。各二级学院利用网络开展“一院一品”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激发强国志,进而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报国行,慎终如始,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和生活。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新闻网、官微等新媒体,多视角、多维度宣传报道学院疫情防控部署,生动讲述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向师生传递出乐观坚韧的精神力量。建立“人防+智防”的舆情预警和处置机制,24小时不间断监测校园封控期舆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涉疫管控”等涉校舆情75条,未造成社会面的负面影响。

坚持分类建档,24小时心理热线咨询,全天候守好学生“心灵绿码”。疫情发生以来,学院依托“校-院-班-寝”四级心理育人网络,动员专兼职心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宿舍长分级分层关怀不同学生群体,特别对心理健康台账内的147名重点关注学生进行密切跟进;开通24小时全天候心理援助热线和1个线上咨询平台,累计提供252例情绪疏导与心理支持;线上面对全体学生开展疫情下情绪调节讲座14场次;妥善干预突发的心理危机个案8例,其中校地联动成功处理双相情感障碍且具有自杀倾向的学生2例,有力确保了每一名需要援助的学生都能得到温暖的心理关怀。

学校在此次抗击疫情大考中化“危”为“机”,开展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共上抗疫思政大课,践行了伟大抗疫精神,坚定了学校培育一批听党话、跟党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的信心。全体机电师生在抗疫实践中形成的机电方案、展现的机电智慧、弘扬的机电精神,将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校深入推进新时代立体化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经验。

  • 招生电话:020-61362250、61362251、61362252        

    收费咨询:020-36559846  招生监督电话:020-36552375        

    就业电话:020-61362189        

    校企合作(职教集团)电话:020-36552355、36552356        

  •                                   E-Mail:zsjyb007@163.com

  • 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同和蟾蜍石东路2号[交通图] 邮编:510515

  • 北校区: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高校园区[交通图] 邮编:510550

版权所有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粤ICP备05076335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