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产教融合新路径,共育高素质时代工匠
各位林学院的测绘学子们,大家好!
我是三和数码测绘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重奎,我代表三和数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产业学院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探索做如下交流。
三和数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和数码”)为中国建材地勘中心甘肃总队二级独立法人中央企业,是专注地理信息科学,基于智慧城市建设,时空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土地规划、城乡规划、水利设计等多项专业资质,以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质、国家民航局颁发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考核资格。多年来,三和数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发挥中央企业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企校合作,努力为打造“技能甘肃”赋能助力。2020年荣获“首届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校企合作企业奖”;2021年被省发改委、教育厅列入甘肃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名单。2022年,被中国测绘学会认定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
一、做实校企合作,共促人才培养
三和数码与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至今已近20年时间。双方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研发、科技创新、1+X无人机摄影测量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无人机摄影测量》教材的编写出版、横向课题的研究、测绘技能竞赛、无人机驾驶员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科研课题申报,以及包括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内的创新平台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联合开展乡村振兴村庄规划、林权调查、智慧城市建设、无人机林业监测、校园实景三维建设、小陇山林场实景三维建设等项目30余项,参与各类应急演练20余次;编制企业技术标准1项,取得无人机改造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2项,实现了先进技术相关成果的研发、转化与应用,为打造校企科技创新与协同育人共同体,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
2022年6月,双方携手建成三和数码首个产业学院,使企业和院校双方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共育高素质时代工匠等方面拓宽了新路径。
立足三和数码无人机全产业链优势,将1+X无人机摄影测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内容融入院校摄影测量课程,有效利用院校教科研平台资源,进行技术、应用创新研究,引领教学改革,推进摄影测量课程“课证融通”方案的实施,改变传统课堂的学习形式,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等“以生为本”的方式,建构产教融合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探索知识空间的建构、默会知识的承载、多维互动的形成提供更多可能。建立了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
二、坚持双向促进,创新育人机制
坚持学校教师以“访问工程师”身份进驻三和数码,三和数码工程师以“客座教授”身份进入学校,形成了企校双方人员双向流动、共同参与生产技术研发及学校产教育人的良性模式。通过共同制定“一主线双主体三协同四阶梯”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同平台、专方向、岗前训、跟岗做”的四阶梯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无人机研制中心、无人机实训基地等,联合申报国家林业草原局的无人机测绘应用工程技术中心,深化融合推进课岗对接,优化教学运行模式。目前,联合培养学生累计500余人,实现内部就业40余人,其中10余人已成长为管理人员。
无人机应用培训方面,双方在1+X无人机摄影测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和民用无人机驾驶执照培训考试中都有深入合作。截至目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0名老师参与师资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140余名学生获得中级证书;15名老师、100余名学生参加三和数码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并取得执照。为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联合体积累了经验。
三、立足职业教育,创新协同发展
三和数码产业学院建设以服务林业调查监测、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以实现以下几方面为目标:一是培养高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技能型人才,优化职业教育供给,为林业调查监测、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领域提供人才保障;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多元办学格局,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创新创业为一体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三是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吸纳、转化科技成果的市场优势和学院科学技术研究的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四是优化专业布局,增强专业设置的规范性和适应性,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