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5月14日下午,交通工程学院组织召开2025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次审定会。会议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学院领导及专业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及产教融合路径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研讨,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地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伊始,交通工程学院院长贾亚军致辞,强调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国家“新基建”重点领域,亟需具备扎实技术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学院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本次审定会是继首轮专家论证后的关键环节,旨在结合行业最新动态与企业反馈,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专业负责人石彬彬从方案修订背景、调研分析、核心能力目标、课程模块优化及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新版方案紧密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城市轨道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强化BIM技术应用、智能检测与大数据分析等实践能力培养,并突出“岗课赛证”融通理念,将行业认证标准与职业技能竞赛要求融入教学全过程。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雷鹏指出,当前行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建议增设“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智能化施工技术”等课程,并依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现场问题解决能力。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孙栋凯从专业交叉角度,建议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推动虚拟仿真技术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
格瑞检测公司副总经理杨海涛结合岗位实际,强调“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提议增设企业导师进课堂、项目化实战训练等特色环节。
会议最后,学院党总支书记总结指出,本次审定会凝聚了多方智慧,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步,学院将结合专家意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 细化课程衔接,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确保核心能力培养贯穿全过程;
2. 强化校企协同,深化与头部企业的订单培养、双师共育等合作模式;
3. 完善保障机制,加快实训基地升级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支撑方案高效落地。
本次会议标志着2025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入最终完善阶段。交通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审定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懂技术、精技能、善创新”的轨道交通技术人才贡献力量,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