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耕人物】履职为“笔” 担当为“墨” 共绘乡村振兴新好风景 记2024年度全省党外知识分子“双树双建”主题教育活动“年度标兵”孙垂强

发布时间:2025-02-25浏览次数:560

来源:党委统战部  撰稿:韦婷婷  截图:韦婷婷

全省党外知识分子“双树双建”表彰名单

近日,省委统战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联合发文,对全省2024年度党外知识分子“双树双建”主题教育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年度标兵”“优秀组织”“优秀建言成果”进行通报表彰。我校孙垂强老师荣获全省党外知识分子“双树双建”(即树牢理想信念、树好社会形象,建功立业争创一流业绩、建言献策服务发展大局)主题教育活动“年度标兵”称号,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仅8人获此殊荣。

【人物名片】孙垂强,男,淮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民建会员,淮南市政协委员。工作中,他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履职尽责,努力为学校和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孙垂强老师在淮南市政协会议上作为代表发言

为更好地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为”,在担任淮南市政协委员期间,孙垂强老师努力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奏响乡村振兴“同心曲”。

践行初心,绘好履职方向图

孙垂强老师始终将专业领域所学所获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他深知,理论学习是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师和每一位政协委员的基本要求。不管工作多忙,孙垂强对学习的热情始终不减。他严格按照履职要求,积极参加安徽省、淮南市、学校组织的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学理论、学法规、学政策,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筑牢履职根基。  

“如果不学习最新的理论和网络知识,就无法站在风口,抓住机遇,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孙垂强感慨地说。在提交给民建省委的调研报告《布局数字孪生产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孙垂强围绕“数字孪生产业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分析了当下我省数字孪生产业发展的困境。在《以助农直播为依托,赋能农村产业兴旺》的调研报告中,孙垂强深入分析我省助农直播现状,剖析了我省助农直播存在的问题,并从 “采用交互式直播模式,加强助农直播品牌建设”“以公共产品方式完善供应链和服务体系”等方面为地方农村产业发展提出了策略。

勇于担当,绘好乡村和谐图

近年来,孙垂强老师不断强化专业知识,高质量完成《西方经济》《计量经济学》《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挖掘》等课程教学,主持、参与省级以上研究课题10余项。在履行教师职责的同时,孙垂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专业和党派工作相结合,积极助力地方经济与农业产业发展,探索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市场要素、科创要素、农业要素有效配置。

“从经济学到农业农村经济,再到乡村振兴,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是国家的号召,更是我们的责任。”作为高校教师,他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在服务发展的过程中,把企业和地方的需求和诉求收集上来,通过提案,把服务做在实处,把工作落到实处。除此之外,他还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在参与助企脱困、奉献爱心、贡献力量等方面用心诠释一名高校教师和党外人士的担当作为。

深耕服务,绘好委员风采图

“打造好提案首先要有个好选题,带着选题深入调研,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才有可能形成好提案。”谈及好提案的形成过程,孙垂强老师说,只有好选题+深调研,才能找准痛点,提案才能更好落地。而深入调研可以获得许多“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撰写提案、参与协商座谈等方式,为政策的制定与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淮南市政协委员,孙垂强老师坚持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社情民意等,为助力地方发展献计出力。近3年,他参与全市重大调研课题和座谈会20余次,协助起草修订调研报告10余个,参加省市各类实践调研活动30余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撰写的《抢抓预制菜产业万亿风口,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地理标志为依托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关于我市农机市场建设的调研报告》等提案、调研报告被省市政府部门采纳14次。2024年,撰写的提案《促“四化”抓机遇,推动我省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被省政协“加快优质农产品基础建设,助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咨政会采用为书面发言。撰写提案《发挥乡村特色产业优势,助力农业强市建设》被淮南市政协采纳,并在淮南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上作现场发言。撰写《补链强链,推动肉牛产业持续发展》被淮南市政协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界别协商会采用并作现场发言。2021年、2024年分别荣获民建安徽省委建言献策“先进个人”。

新时代,新征程。在多重身份的转换中,孙垂强老师履职尽责的初心始终未变。政协委员是一项政治荣誉,更是一份社会责任。他说,“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态度,积极参与学校和地方各项工作和活动,结合自身所学,继续以履职为‘笔’,担当为‘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编辑:涂新宇 审核:李秋平 郑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