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
日期:2025-07-15 访问量:

近日,我校2025年“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全校18个学院的63支实践团队奔赴各地,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基层服务、乡村振兴、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实践,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以实际行动书写黄淮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深入基层,以实践诠释担当

各学院团队聚焦基层群众实际需求,分赴社区、乡村、学校等地开展系列服务,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增长才干”为宗旨,通过政策宣讲、调研走访、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基层服务。

医学院“七彩医路·红心飞扬”志愿服务团队,走进西平县出山小学,开展以“防溺水、防诈骗、防性侵、防网络沉迷”为主题的“四防”安全教育活动,以专业力量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音乐学院乐融民心、乐响风华2支实践团队志愿者前往驻马店青少年宫开展《用心传承·乐响未来》艺术演出活动,旨在通过文艺演出,丰富驻马店市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城市文化振兴。

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心共绘振兴卷,基层服务暖乡情”团队于驻马店水屯镇钟楼村开展“青春力量护生态,青年行动焕新颜”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通过了解当地水资源、环境等生态情况,推广宣传环保理念,促进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

国际教育学院“同心振乡促发展,守护童心筑明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遂平县后楼村小学,开展儿童编程启蒙课程,提高小朋友们的创造力、思考力和推理能力。


聚焦振兴,用行动点亮乡土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贡献智慧与力量,各学院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技术帮扶、文化传播等多种形式,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建筑工程学院“匠心育美木语兴乡”——赋能木作文创助梦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信阳平桥区下赵湾村,围绕传统木作产业开展系统性调研,在专业老师与木工师傅的双重指导下,团队成员为村民手工制作鞋架、鸡笼等实用木制品,以专业技能赋能乡村生活,让传统木作工艺在乡土中焕发新生。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星网筑乡团,走进信阳平桥区胡店乡上淮生态农旅试验区,跟随试验区技术员走进田间,开展一场以“学新知、拓思路、赋新能”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亲近农耕、学习草药知识,为专业研究积累实践素材,感受实践的力量。

智能制造学院“红芯”智航•春晖筑梦实践团,前往确山县河南恒久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对商用车轻量化制动系统产业园开展实证考察,在助力乡村发展的同时,也让实践队员在服务中深化专业认知、锤炼实践能力,实现乡村振兴与个人成长的双向奔赴。

外国语学院“语润青苗”乡村教育振兴实践团,走进西平县关桥村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关桥村小学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助力他们掌握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动画学院“铁血靖宇魂 赤诚爱国行”实践团,走进河南康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践调研,学习其“数智赋能、绿色创新、共富共享”的发展理念,感悟现代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我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效能,广泛组织引导学生投身乡村、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引导学生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图片1_副本.png

图片2_副本.png

图片3_副本.png

图片4_副本.png

图片5_副本.png



(撰稿:叶倩倩    初审:张潇    复审:李婷    终审:汪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