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和创新应用名单》,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水害智能检测与防治实验室”成功入选“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这是实验室长期深耕城市地下工程渗漏智能治理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学校在智能建造、智慧感知与绿色治理领域的技术实力及平台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该实验室围绕“地下渗漏智能识别—精准预测 —高效修复”全链条技术体系,持续开展前沿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已初步构建起集感知、分析与治理于一体的一体化技术体系,推动地下空间工程从传统“事后补救”模式向“超前预测、主动治理”的转型升级。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智能仿生机器鱼具备强大的自主导航、实时感知与数据回传能力;联合打造的地下渗漏预警可视化平台,已在板桥水库水质监测与坝体渗漏检测等典型场景成功实现工程应用,充分展现出卓越的工程适用性与广泛的示范推广价值。在学术研究方面,实验室成果丰硕,多篇研究成果发表于《CMAME》等一区 TOP 期刊,2025 年度新增 ESI 高被引论文 5 篇,彰显了其在智能建造与工程水害防治领域深厚的学术影响力和研究深度。
未来,该实验室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全力打造集“智能感知、主动决策、精准治理”于一体的智能水害防治解决方案,为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服务。
(撰稿:赵高超 初审:陈磊磊 复审:李小朋 终审:李永松 喻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