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访问通道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English Version
  • 首页
  • 组织机构
    1. 部门概况
    2. 部门领导
    3. 机构设置
    4.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创新人才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10.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1. 综合事务
    2. 计划建设
    3. 教务管理
    4. 考试管理
    5. 实践教学
    6. 学籍管理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10. 课程教材
    11. 入学资料
  • 表格下载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质量管理
    7. 教学研究
    8. 医科管理
    9. 课程教材
  • 课程建设
    1. 本科课程平台
    2. 模块课程
    3. 在线课程列表
  • 质量保障
    1. 教学简报
    2.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1. 学习园地
    2. 支部风采
    3. 支部机构
    4.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1.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 首页
  • 组织机构
    • 返回
    • 部门概况
    • 部门领导
    • 机构设置
    •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创新人才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 返回
    • 综合事务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教材
    • 入学资料
  • 表格下载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教材
  • 课程建设
    • 返回
    • 本科课程平台
    • 模块课程
    • 在线课程列表
  • 质量保障
    • 返回
    • 教学简报
    •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 返回
    • 学习园地
    • 支部风采
    • 支部机构
    •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 返回
    •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风采展示

  • 院系风采
  • 支部风采
  • 出国交流
  • 学科竞赛
  • 最美教务员

出国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出国交流  >  正文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学期交流项目总结

作者:龚杨锐    时间:2025-07-03    浏览: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学期交流项目总结

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202203班 龚杨锐

在2025年春季学期,我有幸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进行学期交流,总体来说这是一次十分难得也是十分值得的一次经历,不仅在于对于我后续留学申请方面有所帮助,也让我在留学之前重新思考了一下留学的意义,并且这也是我第一次完全独立地生活,也让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让我体验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总体来说受益良多,我十分推荐大家报名参加这个项目。

该项目的因为全称是Visi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VISP),该项目分为Traditional Track以及Thematic Track,前者可以几乎无限制的选课,但是某些专业领域有所限制,例如Computer Science不能选择高年级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后者是你在被录取的前提下,将获得学校院系的额外指导支持,并保证所选的课程大部分内容与特定学术领域相关,例如Computer Science、Economics、Mathematics等,具体内容参照https://visp.wisc.edu/thematic/。两者各有好处,如果你是大一或者大二的同学,我强烈建议你选择前者,因为在大一大二阶段本科课程还聚焦于通识教育,如果你是大三的同学,并且所学专业在Thematic Track列出来的专业列表中,那么我建议你选择Thematic Track,这样可以保证你的选课权利,能够学习到足够的专业课程。无论你选择什么课程,我都建议你在选择这个项目之前参照这个网站https://enroll.wisc.edu/search看一看是否有课程能够和本专业的课程对应,这样能够在项目结束之后的学分转换过程中减少很多的麻烦。

在做好临行准备之后,恭喜你,将迈出自己人生中勇敢的一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启新的学习过程,这就好像在主线任务中开启了一个既有挑战性又有丰富奖励的副本任务。这段旅程的开始对我来说是十分艰难的,好在我劝我的室友也参加了这个项目,让我在这段经历中不那么孤独,也能够相互之间给予很多帮助。初到麦迪逊,一切都是新奇的,我们是在一月份抵达,因此正处在麦迪逊最寒冷的时间段,在落地芝加哥之间就能看到被冰雪覆盖的美国土地,下飞机寒风刺骨,尽管穿上了很厚的羽绒服,但是对于常年在湖北生活的我还是有所挑战。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航空公司运丢了我们的行李”,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手头上的背包,里面装着暂时不会用到的电脑,一切生活用品我们只能从本地购置,好在我们租的公寓给我们留下了床垫,也算是留子经典开局的高端版了。

刚开始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我们开始探索周围的街道,周围的中餐馆,在开学之前学校会组织各种各样入学之前的活动,这也给了我们机会去熟悉校园,我们参加了湖上滑冰,在旁边最繁华(实际上没有多繁华)的街道上闲逛,刚开始对美国有刻板印象,觉得那边的人可能会随时掏出枪,但是麦迪逊是美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即便是在很晚走在大街上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大家还是注意一些比较好。我们去了学校新建的体育馆,眼前的一切都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因为我在体育馆见到了我梦寐以求的篮球场。

在一切熟悉下来之后,就进入了日常的学习生活,我在麦迪逊一共修了13个学分的课,分别是Introduction to Text Mining、Data Science Programming I、Introduction to Web Development以及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这四门课中难易分布比较合理,接下来我会详细的介绍这四门课程,以供参考:

  Data Science Programming I:这门课主要是学习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可视化以及pandas的运用,由于已经有了部分的编程基础,因此这门课上起来并不困难,该课程有海量的Project以及Lab,两者虽然叫法有所不同,其实本质上是一个东西,也就是利用所学内容完成布置的编程任务,虽然学习的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Python技术和一切处理数据的技术,尽管知识并不复杂,但是每周还是要花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完成相关的作业,课程中涉及的Project都是比较详细的任务指示,只要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地完成即可,并且涉及的数据都是真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例如麦迪逊本地的公交数据,NASA发布的行星和恒星数据,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项目就是利用NASA发布的数据,从海量的行星中寻找出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最后筛选出来的行星甚至可以在NASA官网直接查到,十分地有意思;

  Introduction to Web Development:这门课主要涉及了HTML/CSS、Javascript以及前端框架,这门课总体来说偏简单,每周的作业以及Quiz只要是认真听了课都能够快速地完成,我也是出于感兴趣选了这门课,课中教授带着我们从CMS开始,能够十分简单地模块化地开发一个精美的网站,然后利用HTML/CSS从零开始搭建自己的个人网站,最后利用Javascript给网站加上交互的功能,在这门课的驱使下,我也搭建了自己的个人学术网站,也为我后续在陶瓷(也就是发邮件给各个学校的教授)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的展示自己,并且也得到了一些教授的青睐;

  Introduction to Text Mining:这门课主要学习了文本预处理、情感分析并且介绍了词向量、TFIDF以及主题建模等相关的内容,让我掌握了NLP最基础的知识并且上手使用了sklearn以及NLTK等库的运用,该课程每次都需要在课上完成一个Lab,并且每个三周会有一个大作业,每个作业基本占到了总分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因此每个项目都完全不能懈怠,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完成;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这门课是本学期我花费精力最多的一门课,该课程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也是美国课堂比较典型的代表,你需要在课前将老师提供的各种阅读材料以及文档过一遍,不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你会无所事事的坐在位子上发呆,我上述介绍的每一个课程都需要良好的课程预习地习惯才能从容的面对,因为几乎每门课老师在课前都会提供需要阅读的材料,可能是某本书的某一章,可能是某个Python库的某个模块的技术文档,这些材料中的内容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一定会出现并且被大量地运用,因此请养好提前预习的习惯吧。说回这门课,每周有两节课,每节课都有课后作业,每一个有一个项目作业,干开始我也十分的不习惯,并且由于英语阅读能力欠佳,在阅读上面花费地时间比较多,并且没有什么成效,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之后,我也慢慢适应了这种节奏,并且开始变得游刃有余。

麦迪逊的课程几乎一切都是线上化的,课程的具体安排,课程所用到的各种材料,课程需要完成的作业等都集中在一个叫做Canvas的平台上,因此我建议如果你报名参加了这个项目,请尽量带一个平板过来,这样一切都会简单许多。并且Canvas平台的一切都是透明化的,你每一次提交的作业,每一次昨晚的Quiz,每一次完成的Project,都会透明化的体现在平台上,Grades页面中的每一项都是你切切实实完成的,并且页面底下实时展示的总成绩,会告诉你后面的学习是否还需要多加一把劲。不过我相信既然我能够以满绩点的成绩完成这学期的学习,那么你也可以,我们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大概率降维打击麦迪逊的本地学生,当然不能过于自己,麦迪逊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拥有精进的编程技能,演说家般的口才,他们组织各种大型活动甚至创业,我们需要学习他们的长处,让自己更加强大。

这一学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并且收获颇丰的,在麦迪逊你可以参加数不清的活动,这里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的工作发展的非常成熟,你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需要变得外向,如果你像我一样没那么擅长社交,可能生活就比较三点一线了,我十分建议你在这边交朋友,从刚开始VISP项目来的同学开始,真诚地介绍自己,尊重他人,你甚至可以尝试交一些外国朋友,这边的同学以及老师都十分的友善,你会认识很多有趣的人,也可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大胆去探索自己的边界吧。

在这段经历过程中,我也体验了完全自主地生活,幸好我的室友已经是“大厨“,不至于我们在这边被难吃的食物给饿死。我也开始尝试做饭,从一顿饭要花两个小时准备,到四十分钟准备三个人的午餐,这也是我的进步。我们尽全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我们参加学校的冰球比赛,大声呐喊出”Let’s Go!! Badgers!!“;我们用从中超买来的豆浆和包子吃上中式早餐;我们在第一个离开家的除夕,用火锅款待了来自本地的朋友,我们努力过好在这边的每一天。

 

总的来说,我十分庆幸自己能有这么一段经历,不光是遇到了很好的人,也在于拓宽了自己的视野,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四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我很开心我过好了在麦迪逊的每一天。

 

 

上一篇:人文学院师生赴韩开展国际中文教育交流研学

下一篇:美国代顿大学交流总结

本科生院地址:南三楼317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87542123  邮箱:jwc@hust.edu.cn

邮编:430074  本科生招生电话:027-87542228

Copyright © 2016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