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访问通道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校首页
  • English Version
  • 首页
  • 组织机构
    1. 部门概况
    2. 部门领导
    3. 机构设置
    4.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创新人才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10.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1. 综合事务
    2. 计划建设
    3. 教务管理
    4. 考试管理
    5. 实践教学
    6. 学籍管理
    7. 质量管理
    8. 教学研究
    9. 医科管理
    10. 课程教材
    11. 入学资料
  • 表格下载
    1. 计划建设
    2. 教务管理
    3. 考试管理
    4. 实践教学
    5. 学籍管理
    6. 质量管理
    7. 教学研究
    8. 医科管理
    9. 课程教材
  • 课程建设
    1. 本科课程平台
    2. 模块课程
    3. 在线课程列表
  • 质量保障
    1. 教学简报
    2.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1. 学习园地
    2. 支部风采
    3. 支部机构
    4.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1.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 首页
  • 组织机构
    • 返回
    • 部门概况
    • 部门领导
    • 机构设置
    • 挂靠单位
  • 管理文件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创新人才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教材
  • 办事指南
    • 返回
    • 综合事务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教材
    • 入学资料
  • 表格下载
    • 返回
    • 计划建设
    • 教务管理
    • 考试管理
    • 实践教学
    • 学籍管理
    • 质量管理
    • 教学研究
    • 医科管理
    • 课程教材
  • 课程建设
    • 返回
    • 本科课程平台
    • 模块课程
    • 在线课程列表
  • 质量保障
    • 返回
    • 教学简报
    • 质量报告
  • 支部建设
    • 返回
    • 学习园地
    • 支部风采
    • 支部机构
    • 表彰奖励
  • 本科招生
  • 学校首页
  • 审核评估
    • 返回
    • 本科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院系风采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
  •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航空航天学院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软件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物理学院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工程科学学院
  • 基础医学院
  • 公共卫生学院
  • 药学院
  • 护理学院
  •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 法医学系
  • 口腔医学院
  • 第一临床学院
  • 第二临床学院
  • 第三临床学院
  • 哲学学院
  • 经济学院
  • 社会学院
  • 法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文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体育学院
  • 艺术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院系风采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正文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电气学院Hi-Motor团队:攀登国产永磁电机设计工业软件的“高山”

作者:    时间:2024-11-04    浏览: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已接近100万辆,同比增长12.5%。行驶性能优越、智能化程度超高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海外许多国家消费者眼中的“尖货”。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性能如何,更是评判一辆新能源汽车“好坏”与否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我国电机设计长期依赖国外商业软件,授权费用高昂的同时,面临着研发数据泄露等风险,严重影响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电机设计软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电机行业意义重大。



        在10月中旬结束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上,我校电气学院Hi-Motor团队正是凭借国内首款永磁电机设计工业软件,为新能源汽车、航空电气化等高端制造业提供的一站式电机设计服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高度评价,荣获大赛金奖。

        

        Hi-Motor团队主要由来自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组成。3年前,在学院创新电机技术研究中心的支持下,这群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孩子就怀揣着一个“为电机设计软件国产化出一份力”的心愿,开始埋头奋斗。

        

        然而,永磁电机设计存在诸多难题。传统模型性能提升难,高速旋转时可靠性不足;瞬态场仿真求解计算难,导致电机研发周期长,更新迭代缓慢;多维目标协同优化难,如,稀土材料成本和性能难以兼顾……这些都需要在设计环节去解决。



        面对业界难题,这群稚气未消的孩子能做些什么?

        

        初一开始学编程,上大学以前就已经捣鼓过不少小程序的团队成员、电气学院2021级本科生李俊昊主动请缨加入团队时,信心满满,“听老师说要开发一款电机设计软件,我就想着能写一个‘大家伙’,好学有所用。”

        

        可现实是,自认为的“编程少年”真的只会编程,对电机知识的匮乏,让他们在项目的一开头就几近“搁浅”。

        

        团队成员、电气学院2021级本科生冯思媛回忆,刚上手时自己既不具备电机学知识,也没有使用大型仿真软件的经验,“简直两眼一抹黑”。以至于用了好几个星期,也没有跑通电机仿真的整个流程,难免感到挫败。

        

        团队指导老师王亚玮对此却并不担心。万事开头难,他相信,只要帮助学生夯实学科基础,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一定能走出最初的困境。



        团队的信心既来源于这群朝气蓬勃、积极好学的年轻人自身,更是建立在电气学院雄厚的学科基础,与坚持“科学与工程教育范式融合创新”理念、全力打造电气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新实践中。

        

        电气学院专业必修课《电机学》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电能高密度转换全国重点实验室、强电磁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开放,提供了高水平的实践平台;更是有院士、国家级人才直接参与学生课堂、实践的指导,让学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着学科、行业最前沿登高望远……

        

        随着课堂学习的深入,加上团队自开的“课程小灶”,无数个团队会议、一行行在深夜里跑过的代码、一个个意想不到的Bug报错、一页页修改过的项目计划……

        

        沉淀又沉淀,直到进步与突破——Hi-Motor团队充分地将课堂所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团队成员、电气学院2021级本科生何廷科负责软件程序方面的内容。从看论文到向老师、学长请教,从Matlab仿真到编写Python代码……一步一个脚印,3年里,对电机设计优化的认识不断加深。

        


        历时3年,Hi-Motor团队终于打造出完全自主的全流程、一站式永磁电机设计工业软件。

        

        创新建模方式,应用镜像对称结构谐波相消降低转矩脉动,应用样条曲线设计磁障尾部优化应力分布,通过增加设计自由度,打破了电机性能的天花板;用时步有限元替代传统的瞬态场仿真,单时步3秒出结果完成性能的快速估算,多时步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大幅提升计算速度,完成性能的精确校核;应用分层优化策略,确定每个参数对性能目标的敏感度,分层求取最优解,让结果能够兼顾多维目标,进一步推进前沿解集,提升优化效果……

        

        依托自研软件,团队成员深耕科研,探索高效电机的奥秘。去年秋天,团队成员、电气学院2021级本科生包铭阳在国际电机学术会议上荣获最佳论文奖,成为全场唯一获奖本科生。今年,包铭阳也成功获评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自然科学创新基金项目。开发出一款能用的软件并不是攀登的终点,用前沿技术助力电机产业革新才是团队要持之以恒去做的事情。



        团队的科研成果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与实践验证。东风岚图汽车、中国航发动控所、雷勃电气……都是团队的合作伙伴,梦想助力“电机设计软件国产化”的萌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然结出丰硕的成果。

        

        在追梦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逐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了擅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聚焦学科前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眼光……

        

        在团队项目落地生根的同时,也开出了绚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花。未来,面对电机设计领域中更多的“高山”,Hi-Motor团队跃跃欲试,信心十足。

        

上一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电气学院无限磁控团队:为胃肠道疾病无痛诊疗贡献中国青年力量

下一篇:青春遇见泰开,奋斗见证未来

本科生院地址:南三楼317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87542123  邮箱:jwc@hust.edu.cn

邮编:430074  本科生招生电话:027-87542228

Copyright © 2016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