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粤港澳大湾区四大合作平台的区域治理模式比较

2025年04月07日 08:31  点击:[]

报告时间:2025-04-08 16:30

报告地点:西山湖校区综合楼管理学院501

报告人:杨爱平

主办单位:管理学院

报告人学术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任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负责人、省级样板党支部“华南师范大学政管学院大湾区研学创新团队党支部”书记、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本科高校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大湾区城市群治理体系创新研究,曾在《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中文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摘、主体转摘或论点摘编。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第十届广东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多项,是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城市管理学》负责人、全国优秀MPA教师(2015)、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报告内容

新时代十年来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地区已成为四个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以点带面”地引领推动着粤港澳全面合作,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实践来看,这四个重大合作平台各有侧重,特色各异,逐渐生成了差异化的区域治理模式。那么,同样是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有着相近区位条件的四个重大合作平台,为何会出现不同的区域治理模式?这些区域治理模式之间有何内在差异?本研究尝试解读和回答这个问题。

上一条:费曼图规范 下一条:枕戈南望——元朝江南镇戍体系的形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