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实验、理论与计算协同的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与应用

2025年04月16日 14:42  点击:[]

报告时间:2025-04-16 10:00

报告地点:理化楼C501

报告人:苏忠民

主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人学术简介

苏忠民教授。吉林省一级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第六届和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主持完成教育部高级人才奖励计划和高级人才创新团队项目;科技部“973计划”预言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曾任吉林省科协兼职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吉林省化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光学材料与化学科技创新中心主任。现任Polyoxometalates期刊顾问编委;吉林省教育基金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和长春理工校长。

主要在应用量子化学和功能材料化学领域从事实验和理论相融合的研究工作。在金属氧簇(POM),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新体系的定向设计、合成及光电、催化等性质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利用量子化学ab initio和DFT等方法系统地对POM和MOF等代表性体系的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催化等性质进行理论探索;揭示光电有机金属配合物小分子/聚合物体系电子转移和发光效率规律,设计合成新型光电材料。近年发表SCI论文280篇,包括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ture Commun.期刊。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第二);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第一)。入选2014-2018, 2022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入选2016-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录。

报告内容

催化是化学反应中的核心环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药物合成等传统工业,同时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本报告将介绍实验、理论与计算协同策略在十钨酸光催化反应机理、过渡金属催化C-F键活化机理以及电催化合成尿素方面的研究进展。

在十钨酸光催化反应机理方面,深入探讨了[W10O32]4−在光催化有机转化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活化惰性C(sp3)−H键方面的独特性能。过渡金属催化C-F键活化机理部分,解析了镍和钯催化的C-F键硼化反应,揭示了过渡金属阴离子配合物在C-F键活化中的新机制。电催化合成尿素的研究中,介绍了通过构建动态电荷分布的催化位点,提升尿素选择性和产率的创新方法。


上一条:汉语二语习得中的界面问题  --以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二语不及物动词为例 下一条:民法典的精神品性和时代特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