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隋·高句丽·突厥联动关系研究

2025年04月24日 17:29 迟景云 点击:[]

报告时间:2025-05-06 18:00

报告地点:辽宁师范大学西山湖校区第三教学楼B401会议室

报告人:冯立君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报告人学术简介
冯立君,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学术兼职有唐代文化史学会会长,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秘书长等。出版专著有《唐朝与东亚》《百济集史》等,译著有《武曌》《中国与古代东亚世界》《中国中世胡汉体制研究》《慧超的旅行》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民委研究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报告内容
中央王朝、高句丽、突厥联动关系是中华民族内部不同人群交流、碰撞、融聚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隋朝为积极应对边疆挑战、构建统治秩序而发动辽东之役,历次战役皆与突厥关联,形成中原、草原、辽东三角联动态势,致使边疆问题叠加、治理难度增大。自隋灭高保宁以来,突厥与高句丽即存在针对隋朝的军事联络,隋平陈给草原和辽东等边疆各族带来巨大震动,开皇十七年(597)高句丽与靺鞨进攻辽西、大业三年(607)高句丽使臣出现在突厥可汗牙帐事件均可视为其后续联动。隋炀帝的应对策略是向高句丽宣示隋与突厥结盟,同时积极部署辽东作战计划。辽西契丹、靺鞨等在突厥、高句丽与隋朝之间摇摆不定、日渐分化;突厥东、西也分道扬镳,西突厥跟随隋军参战,东突厥趁机侵扰隋朝边郡。迄至大业十一年(615),雁门之围完全暴露北部边疆联动给隋朝造成的困境,突厥和高句丽继续构成承隋之祚的唐朝之边疆问题。

上一条:国家艺术基金申报辅导 下一条:如何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用科学学思维讲好一个研究故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