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讲座系列第四讲:青花、珐琅、仿古:古代工艺美术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2025年06月10日 11:58 迟景云 点击:[]

报告时间:2025-06-14 9:00

报告地点:西山湖校区B401

报告人:展梦夏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报告人学术简介
   展梦夏   清华大学博士、故宫博物馆器物部副研究馆员
报告内容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世界闻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包容性、创新性等突出特性。本讲座通过青花瓷、画珐琅工艺和仿古艺术等三个不同维度的案例,从中一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奥秘。青花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品种,在世界文化史上意义非凡,其创制受到波斯釉陶的影响,其兴起则与元代蒙古文化有密切关系。画珐琅工艺诞生于欧洲,17世纪末传入我国后,工匠们将它从铜胎移植到陶瓷、玻璃上,实现了外来工艺与传统技术的完美结合。仿古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意识的继承,通过调动种种艺术、技术手段,传承文化基因,展现时代风采。

上一条:王振芬:传古启新——罗振玉的青铜器收藏与著录张玉金:出土先秦文献“先”意义及相关问题的历时考察 下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时期的经济决策和战略部署——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