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11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辽宁师范大学承办的2025年全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工作交流会在大连举办。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主任刘利民,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周莉,辽宁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庆东,副厅长孔峰,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军,副秘书长傅博,大连市教育局局长鞠振伟,我校党委书记刘宏、校长罗文波、副校长石竹青以及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国际处负责同志和33家地方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心)负责人共12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杨军、傅博先后主持会议。

刘利民向辽宁师范大学精心筹备本次会议表示衷心感谢。他在讲话中总结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过去一年与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协会合力推动教育中心工作、服务地方发展和院校需求,高质量推动民间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当好联络员、打造专业队、做好参谋长”,持续构建面向全球伙伴关系,不断提升外事队伍服务能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民间力量。

王庆东在致辞中指出,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辽宁始终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聚焦世界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合作办学布局,实施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项目,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路径,打造特色品牌,助力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建设,为我国建设全球重要教育中心贡献力量。

刘宏在致辞中感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辽宁省教育厅及全国各界对辽宁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支持。刘宏分享了关于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的三点思考:一是强化价值引领,融入中华文化传播;二是创新合作模式,构建“智慧交流”平台;三是深化人文纽带,支持学生志愿服务和学者联合科研。

在政策解读环节,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周莉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扎实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题,围绕《纲要》目标、内涵、任务三个维度,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做深度解读。

在交流分享环节,杨军以“奋力书写新时代民间教育国际交流新篇章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为题,系统介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及今年重点工作计划,指出围绕纲要规划部署,协会将在扩大中外青少年交流、服务教育国际战略合作体系建设、引领高质量职教出海、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会员单位国际能力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来自辽宁省、山东省、河南省教育厅及上海市、广东省协会的负责同志围绕推动落实《建设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分享经验及工作思路。与会代表积极发言,深入研讨。
在工作研讨环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各部门及所属单位负责人与各地参会代表充分交流工作信息,深入探讨协同发展合作机遇。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赴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进行座谈交流。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从2020年起设立全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工作会议机制,旨在推进落实《关于建立全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心)定期交流与有效合作机制的倡议》,密织交流工作网络,持续打造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者之家。本次会议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发布以来,交流协会首次召集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地方协会,围绕《纲要》的深入学习和落实召开的专题交流活动,是官民并举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民间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