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频广播
精彩视频[更多]
近期热点

我校承办的2025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在大连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04 文章来源:地理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8月22-24日,“2025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连举行,本次会议以“AI时代下的地貌与第四纪科学:机遇与突破”为主题,由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辽宁省地理学会共同承办,辽东学院理学院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7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研究生200余人参会。

8月23日上午,举行了会议开幕式。我校副校长曹锡顶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对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和地理学科的发展历史、战略定位、办学目标等基本情况。曹锡顶表示,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深入交流,探讨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碰撞思想火花,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潘保田教授在致辞中对承办单位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接着总结了当前地貌与第四纪各方向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沿。开幕式由我校地理科学学院张威教授主持。

大会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方小敏研究员做大会主旨报告《青藏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二次科考总结和未来思考》。

大会还邀请南京大学王先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吕红华教授、兰州大学胡振波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张威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流域地貌过程与地表多圈层相互作用》《气候在活动造山带地形演化中的作用》《青藏高原段黄河流域水系重组过程研究》《青藏高原东缘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研究时空脉络及关键问题》的大会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从理论方法创新到应用实践探索、从青藏高原隆升到环境响应、从地貌过程到多圈层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既为地貌与第四纪的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又展示了地貌与第四纪在应对全球变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会主旨报告和大会报告先后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苗运法研究员和南京大学王先彦教授主持。

24日全天共安排80余场学术报告,集中展示了我国在地貌与第四纪科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分论坛主题涵盖了构造-气候驱动下的地貌演化、第四纪气候演变与环境考古、黄土风沙地貌与亚洲季风系统演变、冰冻圈地貌过程与全球变化、海岸带地貌演变与海平面上升适应策略、河流地貌与流域系统生态、极端气候事件与灾害地貌的预测防控、喀斯特地貌水文过程与碳循环效应、地貌学研究新技术与交叉学科赋能等13个领域,为全国地貌与第四纪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思想、分享科研成果、探讨发展问题的平台。会议还邀请到《地理学报》(英文版)赵歆老师、《第四纪研究》杨美芳老师和《中国科学·地球科学》魏建晶老师等与会学者就成果发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8月24日晚,举行了会议闭幕式。闭幕式上,潘保田主任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对与会专家学者、承办及协办单位、会务工作人员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对会议成果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会议承办单位代表张威教授、下一届会议承办单位代表贵州师范学院樊云龙教授也分别致辞。闭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方海燕研究员主持。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国地貌与第四纪领域的学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地貌与第四纪科学与交叉学科的发展,强化了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文字:刘亮

编辑:于晓亮

审核:梁静、王辉

上一条:校领导走访检查学生宿舍
下一条:我校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