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南京大学在仙林校区方肇周体育馆举行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为今年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授予学位。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深情寄语毕业生“莫愁前路多风雨,母校永远待归航”。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哲敏以“勇做AI时代的弄潮儿”为题为毕业生送上美好祝福。南京大学副校长周志华主持典礼并宣读有关决定。
下午2时许,南京大学国旗护卫队成员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护送五星红旗入场。在全场师生庄严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正式开始。
在《大先生的嘱托——AI数字人对话》的视频中,程开甲、陶行知、顾毓琇、郭秉文、吴有训、戴安邦、吴健雄等大先生通过AI技术穿越时空,与南京大学毕业生深情对话,寄语大家成为文理兼修、全面发展的南大人,勤奋刻苦、追求卓越的南大人,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南大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你们留下了永远年轻的故事,将带走印刻终身的南大风骨与气质。”谭铁牛以亲切的叮咛寄语毕业生,希望同学们以“愿得此身长报国”的满腔热忱,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践行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自觉追求,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个人理想紧密结合,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潮流中找准人生坐标,在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挺膺担当;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识魄力,把握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时刻保持朝气与锐气,勇立时代潮头,勇当开路先锋;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度胸怀,在风吹雨打中磨砺担大任的品格,在勤学苦练中锤炼干大事的本领,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永远保持南大人的诚朴之气,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实践要求,在严谨求实、勤奋创新中久久为功,在脚踏实地、躬行实践中成就伟业。
“莫愁前路多风雨,母校永远待归航!”谭铁牛激励大家,“同学们,加油!”与会毕业生群情激昂、倍受鼓舞,毕业典礼现场掌声雷动。
谈哲敏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祝福,向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和家长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同学们和南京大学共同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同站在知识版图革命性重构的临界点,共同身处社会结构深度调整的历史阶段,与此同时收获了坚守初心的定力和顺应变局的智慧,书写了南大学子的青春风采,明晰了担当的时代重任与光荣使命。
“作为与人工智能共同成长的一代,你们理应驾驭AI浪潮,逐梦前沿,勇做AI时代的弄潮儿。”谈哲敏向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们提出三点期望。希望大家以“破局者”之姿积极拥抱AI赋能;以“追光者”之志奋力服务国家战略;以“守护者”之心坚定守望人类文明。他祝愿毕业研究生们,带着母校“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精神烙印,以冷静批判与热情拥抱的双重姿态,以“智”破边界,以“仁”守初心,以“勇”担使命,在AI时代浪潮里,中流击水,傲立潮头。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长期以来,南京大学坚持以服务国家为导向,引导和鼓励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今年我校有13位博士研究生、75位硕士研究生获评南京大学2025年度第一批“青苗奖”。有1017名毕业研究生获评南京大学2025年优秀毕业生。谭铁牛、谈哲敏分别为获奖代表颁发证书。
周志华主持毕业典礼
研究生导师代表、化学化工学院谢劲教授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在南京大学求学、工作的经历与感受。他祝福毕业生们,带着南大传承的真理追求,把打磨数据、钻研理论的严谨,化作未来闯荡世界的底气;带着深深的家国情怀,守住本心,始终记得自己是 “南大制造”,是祖国培养的栋梁;也带着对自己和家人的关怀,懂得用“慈心”经营烟火人生。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谭静柔代表毕业研究生发言,分享了她从大山深处走到南大,又即将奔赴西部的成长故事。“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她表示,将科研成果融入西部大地,以所学回报祖国,是求学的初心,也是理想信念的传承。
“誓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奋斗终身!”全体毕业生庄严宣誓,齐唱校歌,表达对母校的祝福与感恩,抒发即将起航的豪情与期望。
周志华宣读《南京大学关于授予2025年研究生毕业生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决定》。校领导、参会嘉宾、校院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向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颁发学位证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定钰、杨经绥,校领导陈云松、焦瑞华、郑海荣、索文斌、姜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代表,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学校各学院部处相关负责人,2025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代表等参加典礼及仪式。
祝2025届南大毕业生们
毕业启航,一路生花
云程发轫,培风图南
奔赴下一场山海!
来源: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