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活动 | “南大系”校友企业参访第二十站——走进骏成科技

发布者:吴迪发布时间:2025-07-03浏览次数:10

  6月19日,一场聚焦硬核创新前沿、共探专精特新力量的“南大系”校友企业参访活动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江苏骏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句容总部举行。由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南京校友会、南京大学科创投资校友会联合组织的参访团一行四十余人,深入探访国内液晶专显领域“小巨人”企业,零距离触摸从精密车间到智能座舱的技术跃迁之路。

南京大南京校友会顾问、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原总经理薛乐群南京大学校友事务与发展工作处副处长、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齐琦南京大学校董、南京大学南京校友会会长、南京民生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炜南京校友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科创投资校友会会长刘立阳南京校友会监事、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刘小吾南京校友会监事、中汇江苏税务师事务所主管合伙人姚红宇句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戴蓉,以及南京校友会的理事、社团主理人、科创投资校友会的校友企业家等一起参加参访活动。东道主、江苏骏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发祥热情接待。

参访团首先参观了骏成科技智能化生产车间,随后,大家通过观看骏成科技企业宣传片,了解了公司“深耕细分市场、突破技术定制”的战略定位、主营业务、产品应用、技术优势、市场分布及未来发展方向。

 


骏成科技董事长应发祥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战略、核心业务及企业文化,并从创业坚守到产业突围跟大家展开硬核分享。他以“两个12年”回溯征程:“前12年(1997-2009)是港资企业的技术配角,为日本家电巨头配套;后12年带领团队完成股权重组,在定制化液晶领域扎深根基。新能源车浪潮下,我们并购丹阳仪表企业,建立百人软件团队,向‘硬件+软件’一级供应商转型。”面对行业价格战,应发祥分享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心得:“工业板块保现金流,汽车赛道聚焦吉利等安全客户。宁可少挣钱,也要守住3年调整期!”

在互动交流环节,多位校友企业家和相关专业人士围绕新能源浪潮下的突围之道,就行业痛点、出海布局、技术“护城河”、行业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

活动现场,南大南京校友会会长陶炜与南京大学科创投资校友会会长刘立阳共同将参访纪念牌授予骏成科技,表达感谢。


戴蓉作为开发区与骏成科技共同成长的见证者,动情回顾了骏成科技的“出生证”——港资企业批准证书在自己手里的打印过程。从第一家港资车间,到句容经济开发区首家本土创业板上市公司,骏成走出了一条‘根植句容,花开全球’的路,戴蓉表示,开发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做好服务,支持骏成科技早日冲击开发区首家百亿企业。


刘立阳风趣又深入地解剖了骏成科技的“理工男治理模式”。他表示,应发祥董事长抵押房产创业,坚守技术初心,股权绑定团队的“理工男治理模式”,诠释了“三个特别”——特别务实、特别坚韧、特别稳健,这就是专精特新企业治理的典范。他感慨,这也诠释了南大人‘诚朴雄伟’的实干精神,而股权绑定团队的治理模式,更值得科技企业借鉴。 

 

陶炜从“南大系”校友企业参访拓展开去,讲话进一步强调了校友经济的价值。他强调:“参访活动不仅要学习标杆,更要促成资源联动。”陶炜结合参访第十九站走进金埔园林的经验,提出构建“南大系”跨界协同路径,“金埔的‘公园城市’与骏成的‘智能车载’,看似赛道不同,却共享南大基因”,他认为,“南大系”校友企业可以打破领域壁垒,构建产业协同“南大范式”,而骏成科技从二级供应商到软硬件集成商的跃迁,也为校友企业提供了“技术纵深+资本赋能”的双轮驱动范本。

 

齐琦表示,骏成科技董事长应发祥不仅是“理工科企业家”的典型代表,身上更凝练着南大人“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的基因,南大校训精神铸就了“南大系”企业家的底色,也照进了实业的征途。齐琦表示,期待更多校友企业加入南大生态圈,在产学研融合中开辟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校友总会也将持续推动生态圈建设,让更多理工科创业者脱颖而出,让校训精神在实业沃土再生根。

 

薛乐群以全球视野点明骏成科技突围的关键,提出四链融合的战略启示。他强调,骏成科技的成功在于四链贯通:创新链——66项专利支撑核心技术,产业链——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双轮驱动,资本链——管理层持股激发决策效率,政策链——开发区精准培育上市企业。这为校友企业应对百年变局提供了战略范式。


 

从计算器液晶屏到智能汽车座舱,骏成科技用15年专注书写了“小而美”的专精特新成长范式。正如应发祥所言:“制造业没有捷径,唯有在细分领域扎深一寸,才能抵御时代风浪。”而薛乐群的结语更点破深意:“没有实业的‘硬支撑’,资本游戏的空中楼阁终将坍塌。”当校友经济与产业升级共振,“南大系”校友企业矩阵正为中国智造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而这场参访,恰是他们对坚守制造业本心集体宣言的缩影。

南大南京校友会公众号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