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举办了一年一度的送新活动。借此活动为天津籍2025级新生提供一个破冰的契机,让新生们相互熟识,相互交流,更快融入校园生活,开启全新的一段生活。
今年,南京大学在天津的招生工作开展顺利,本市招生共计50人,其中小语种保送7人,高考招生42人(含南赫学院3人),强基计划1人。学生来源分布较去年更加平均,优势学科(如人工智能)录取名次进一步提高。计算机金融双学位、软件商业双学位以及南赫学院首次开始招生。
天津校友会历来有开展迎新送新会的传统。在津的25级新生报名踊跃,同时不少老校友也来积极参加。既有24级学生对鼓楼的学习生活现身说法,也有“叔叔辈”“爷爷辈”的校友讲述他们的南大生活,传承南大的精神。
送新会伊始,新生与老校友全体起立,奏唱校歌。
奏校歌后,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名誉会长、生物系91级本科校友陆海枫师兄首先致辞,代表校友会欢迎25级新生选择南京大学。陆会长将南大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校友的故事与自己在南大的求学经历相结合,鼓励新生在大学中努力学习,热情生活,在刚刚步入成年的这几年里不要虚度光阴,学得努力,活得精彩。
天津校友会秘书长、07级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校友王智师兄代表天津校友会向25级新生介绍了天津校友会的历史沿革。并对校友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做了介绍。他结合自己在浦口和仙林的求学经历,着重的强调了大学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希望新生们能够“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在南大的四年乃至更久的生活中充实自我,兑现天赋,不留遗憾。
天津校友会会员管理部的化院12级本科校友宋瑞春向新生们介绍了今年招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同学们的生源校和未来的专业选择,希望他们能和自己本专业本高中的师兄师姐们保持联系,希望在校的24级23级天津籍本科生能够做好“传帮带”,在学习和生活中多为自己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帮助。同时作为近几年常年助力本科生招生工作的校友,对25级新生提出自己的期许,希望孩子们在步入学校后好好的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专业,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重新定义自己对所选学科的理解,如果发现所选的学科不是自己真心爱学的,不是自己能学好的,要善于利用南大转专业方便的优势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
最后,本次迎新会的“重磅嘉宾”、天津校友会的“镇会之宝”、59级天文系校友厉国青厉老讲述了他自己在南大求学以及后来参加工作的经历。厉老朴实无华地讲述了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鼓楼南院艰苦的生活环境;讲述了他在七十年代末,挖掘历史文献,为中国维护南海诸岛主权所做出的工作;讲述了在仙林校区肇建之初,他牵线搭桥,促成杜厦校友捐建仙林校区图书馆的义举。厉老并没有告诉新生们要怎么去做一个南大人,但是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加现实的告诉新生们,一个南大人如何在自己的一生中对国家和学校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4级化生方向的宋予琛同学讲述了过去的在鼓楼一年的学习生活当中军训,二次选拔,选课,北方同学的饮食,过冬等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很是切中要害,得到了新生们的一致好评。
各位25级新生依次做了自我介绍,言语中体现出了自己对南大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展现出新时代南大人应有的蓬勃生机与精神面貌,他们的发言让与会的老校友们相信这些孩子们能够成长为肩负南大未来的新一代南大人。
最后,全体在场校友与25级新生合影留念,2025年南京大学天津校友会送新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来源:中央大学天津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