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快乐治愈快乐,以童年滋养未来

发布者:发布日期:2025-05-27浏览次数:10

在全国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和南京大学5·25心理健康节期间,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学生心理协会以童年为主题,融合艺术、游戏与心理教育,为校园生活注入新活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童年时光机”,让大家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体验纯粹的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化”体验能显著带来内在满足感与积极情绪;同时,通过回忆与表达,也能促进个体对过去的整合与情绪释放。


202552517时,在“童年时光机”缓缓开启的那一刻,我们仿佛真的踩进了时光隧道,回到那个天真无邪、欢声笑语的年代。活动精心打造七大主题区域,各区域不仅是童年元素的再现,更是内心成长与未来规划的投射。我们邀请同学们在互动中写下对自己的期许,用镜头捕捉当下的自我展望,让童年记忆与未来愿景在同一平面上碰撞与融合,形成完整的心理疗愈闭环:从情绪释放到自我觉察,从压力缓解到社会支持构建。这一实践不仅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范式,更让学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一次集体的心灵SPA


为了增强参与感与成就感,本次“童年时光机”引入了“心协币”机制:在七大区域中的各项互动环节中,完成游戏挑战、参与分享或心理活动都可获得相应数量的心协币。这些心协币不仅可用于现场兑换童年零食和拍立得照片,还能兑换流光影院观影定制周边或心愿瓶等专属物品。心协币不仅是现场的“通行证”,亦是对自我积极参与的奖励象征,帮助大家将所获得的情绪愉悦延续到活动结束后的日常生活中。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闪闪发光的瞬间与暖心时刻。

一、拍照互动区——镜头里的自我和解

  在拍照互动区,同学们被各式各样的动漫人物立牌和秘密交换箱吸引。每一张照片、每一条留言,都是我们对童年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手握拍立得,我们在镜头前摆出最有趣的造型:模仿经典动画角色的经典动作,或是自创“未来版童年”表情包,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创作,不仅提升快乐体验,更能帮助我们在事后回看照片时,客观地审视自身情感的变化。每张拍立得都要用20元游戏币“购得”,先到先得,好似在重温童年市场买玩具的心动。若拍立得用光,我们的志愿者小伙伴便拿起手机,与大家和大立牌合影,让同学们在数字时代也能感受到那股真实的喜悦与满足。

二、游戏区——肢体动作的情绪释放

   游戏,从来都是最能激活童心的入口。这里,我们准备了诸多趣味项目:抽积木、“321看这边”、魔力套圈、老鹰捉小鸡……每一项游戏都简单却充满挑战,仿佛在对你说:“来呀,一起玩啊!”欢笑声、加油声此起彼伏,让同学们在奔跑和笑声中,打断压力来源,获得即时的愉悦反馈。看着一座座积木被搭倒、套圈时的不甘与得意,仿佛变成了童年那个满心期待、只想开开心心玩的自己。

三、观影区——光影中的情感教育

  傍晚斜阳下,观影区开始变得熠熠生辉。入场前,同学们用“心协币”在小摊前兑换了流光影院定制票根和明信片,现场还有千纸鹤折叠台,大家可以把对影片或童年的小愿望写在纸鹤上,串成“秘密千纸鹤”挂墙。19:00,《头脑特工队2》在温暖的荧幕中缓缓拉开序幕,每个人在喜悦、悲伤、恐惧等情绪转换中,获得自我觉察与情感调节的启发。最后,在流光影院的“专属印章”下,定格了每个人此刻珍贵的观影记忆。

四、零食区——舌尖上的心理抚慰

  零食区以经典童年味道触发感官回忆,从旺仔牛奶到辣条,每一口都是对焦虑的短暂逃离。这种简单的快乐,成为缓解心理压力的"甜蜜良方"。去年30种零食、3000余份供应获得满满好评,今年我们更上一层楼:结合去年的受欢迎程度与卫生、便利等多重考虑,精心准备了糖果、果冻、辣条、干脆面、旺仔牛奶等一系列童年经典。走过路过,用“心协币”兑换的的零食大礼包让人忍不住心动,一边品尝一边回味,如同再一次被周五下午的放学铃声吵醒,赶着买一袋最爱的零食,开启周末的闲适与放纵。

五、篝火区——从个体到集体的情感升华

  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点燃,点亮了我们童年的热情。荧光棒和面具瞬间让大家秒变“童年派对小精灵”,暖场表演更是把气氛推向顶点。篝火歌会、互动舞、童年演唱会……音乐与舞蹈交织,欢呼与掌声连绵不断。篝火让集体共同参与、共同见证,这种共享体验能够提升“社会认同感”,缓解潜在的孤独与焦虑;“大带小”舞蹈比赛则让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尬舞,稚嫩的舞步与灵动的身姿交相辉映,笑料百出,温暖人心。

六、学院特色心理活动区——跨学院的心灵净土


  为了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我们特别设置了学院特色心理活动区。软件学院“镜见自我”照映出过去,卡通镜化身温暖树洞,大家在这里用彩色马克笔给童年的自己写下文字;文学院DIY冰箱贴”用黏土、磁吸和创意记录着同学们们最奇妙的灵感;地海院“地理寻踪”则让大家在记忆拼图的欢乐中挑战记忆力;社会学院的活动也同学们在踢毽子、蒙眼社会学迷宫与经典抓石子三个游戏中重拾童年回忆。每一个活动都在不知不觉中抚慰了同学们奔波与焦虑的心灵,让彼此更加理解和陪伴。

七、高校联动心理活动区——跨校园的温暖联结



不仅如此,我们还邀请了江苏省高校心理协会联盟成员来到现场,联手打造更丰富的心理活动,高校联动心理活动区则打破校园壁垒,以跨校交流拓宽心灵支持网络南京中医药大学带来了耳穴埋籽、推拿按摩等身心放松的服务项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带领同学们进行竹编风铃与扭扭棒发簪制作;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则开展了干花书签制作与策略卡牌游戏。这些设计不单是对童年的致敬,更是对心理健康共同体的一次成功构建。同学们学到了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还在跨校交流中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童年时光机”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共同期许。



  整场活动,从下午的拍立得到夜晚的篝火晚会,从零食的甜蜜到心理活动的暖心,我们用七个区域、十分精彩,串起了一条属于我们共同的童年丝线。在这里,我们重新找回那份单纯的快乐,拥抱童年的自己;在这里,我们也为未来许下愿望,用一颗纯真的心,去迎接成长路上的每一个新篇章。这场用心的活动证明:最好的心理教育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唤醒每个人心中那份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当篝火映照着青春的笑颜,当拍立得定格成长的瞬间,南京大学心理中心不仅为同学们创造了一段温暖的集体记忆,更种下了无数颗心理韧性的种子。这或许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最美的模样——用快乐治愈快乐,以童年滋养未来。

感谢所有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互动,童年时光机将这一刻定格,也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继续前行。期待下一次,再一起乘上时光机,开启更多专属于我们的童年记忆。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