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高效能督导师的培养与成长,2025年7月2日至3日,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联合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健康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了江苏省高校心理咨询督导师第四期督导项目。共有来自省内各高校的24位实习督导师参加了本次督导。本次实习督导的督导师,由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首批注册督导师桑志芹担任。
本次督导创新采取“督导零距离”的方式,将对咨询师的督导与对实习督导师督导实践的督导结合起来,先由实习督导师围绕受督咨询师呈报的案例进行现场督导,再由桑志芹教授对实习督导过程现场进行督导反馈,从而使实习督导师和受督咨询师同步受益。
实习督导师虽然已经是成熟的咨询师,但是从咨询师向督导师的转变仍然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而现场就督导实践进行督导,对实习督导师来说恰好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收获的体验过程。经过两天资深督导师对现场督导过程的督导,让参加的实习督导师更好地觉察和思考他们在督导过程中承担的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估者的角色,从而加深了实习督导师对“督导”的认知与理解,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了督导能力。
除了实习督导师督导技能的提升外,整个督导过程也让参与的受督咨询师在个案分析、咨询关系、咨询流程以及自我体验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大家纷纷表示通过督导收获了分析问题的不同视角,平复了自身对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焦虑,对心理咨询的专业工作又充满了力量。
本次督导聚焦实习督导师、咨询师不同的专业需要,多流派融合的模式也有利于专业人员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拓宽咨询视角,真正促进其专业成长。
督导干货总结:
新手督导师在实践工作中可以先从结构化的督导做起,充分了解咨询师的当下感受,在此基础上通过明确督导设置、分析逐字稿等方法来帮助受督者理解个案,推动督导的进程。
实习督导师要对咨询的设置和伦理规范等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当咨询过程中出现了自杀自伤、伤害他人等高风险因素时,实习督导师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对危机处理进行指导和示范。
实习督导师要认清知识-技能-态度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性,且始终在心中保有对该模型的图景。新手督导师要多使用提问、澄清、具体化等方法评估受督者在该模型三个领域的现有状态,贴合受督者的需求,调整督导策略。
可以围绕个案当下的问题与成长历史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整理,形成精准的个案画像,并用清晰可见的四线格方法帮助咨询师完善个案概念化工作。这种方式将督导过程进行了视觉化的展现,让看似繁琐的概念化工作也变得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