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和平、发展与进步的今后80年”专家座谈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协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杨洁勉,中国美国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驻纽约原总领事黄屏,以及来自全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专家座谈会。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主持了本次座谈会,强调今年是抗战胜利、二战结束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会议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旨,汇聚学界力量共同探讨中国发展与世界变局。朱锋院长特别指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此次座谈会,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的独特平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峰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今年不仅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恰逢纪念馆建馆40周年。作为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纪念馆致力于通过史料研究、国际交流合作与和平教育实践,推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使命。他主张应以史为据,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与跨界学术合作,深化历史认知,培育中外青年和平使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主旨演讲环节,五位专家学者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发表了内容翔实、见解深刻的学术报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杨洁勉杨洁勉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国既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也要致力于推动其变革与完善。他强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应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在气候变化、科技伦理等全球性议题上继续深化合作,以“中国作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引领世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
中国美国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驻纽约原总领事黄屏在演讲中回顾了飞虎队援华作战及中美军民携手抗敌的感人事迹,彰显两国人民在抗战中的深厚情谊。他指出,飞虎队精神体现出在面对共同威胁时团结协作与跨越分歧的精神内核,对当前中美关系具有重要启示。他呼吁深化人文交流,保护历史记忆,加强务实合作,拓展多元沟通渠道,在传承共同记忆的基础上深化民间交流,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院长叶海林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通过提升自身劳动生产率来承担现代化成本,而非依赖对外掠夺或资源输出,这为全球南方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发展路径。这一发展模式集中体现出中华精神、中华文明与中华基因,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应以此为基础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话语体系,实现全球共同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张连红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在二战期间积极参与对战争罪行的追责进程。从参与创立同盟国战争罪行委员会,到担任远东太平洋分会主席,主导对日军罪行的调查与审判,中国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惩治战争罪行的重要推动者,中国的努力不仅捍卫了人类文明的正义,也为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提供了借鉴。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锋作为最后一位主旨发言嘉宾,再次强调抗战胜利80周年对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指出这不仅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爱国主义精神,也标志着中国在党的领导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既要充分认识东方战场的历史性贡献,也应正视大国崛起带来的责任与风险。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应保持清醒理性的战略意识与决心。
在随后的专题讨论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三大议题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交流,提出了许多富有洞见的学术观点与建议。议题一由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李跃华主持,七位学者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回顾和总结”展开讨论,重点从历史事实、国际关系、舆论传播、秩序构建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战后角色的塑造。议题二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主持,六位专家聚焦“从抗战胜利80周年看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这一议题,从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弘扬万隆精神、深化中日韩合作、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到推动抗战共同历史记忆建构、挖掘华侨华人抗战历史,全面探讨了如何在全球变局中为国际和平与发展提供新思路。议题三由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原副院长、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主任王波主持,五位专家学者围绕“战后80年变乱交织中的中国与世界”展开深入探讨。发言内容涉及中美苏联合抗日与日本“大东亚秩序”的破灭、东亚战略互疑与合作愿景、联合国和平议程与历史记忆的关系、海外华人的抗战贡献,以及日本的“紧急事态改宪”等问题,为新时代处理中外关系与维护世界和平拓展了思路。这些讨论不仅深化了对抗战历史的理解,也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闭幕总结中,朱锋院长强调,抗战胜利的根本力量在于中华民族的团结意志与不屈精神,这一历史经验具有民族性、革命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特征,成为应对当今世界变局的重要思想资源。他高度评价本次座谈会的学术成果,对各方的积极参与与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持续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度研究与交流。
会后,与会学者集体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与详细讲解下,专家学者系统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中的珍贵史料、文献档案、影像资料以及复原场景。通过现场观摩,学者们对这段惨痛历史有了更为直观与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强化了自身的历史责任感,为他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动力与使命担当。
本次座谈会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纪念,也是一次以史为鉴、关照现实、面向未来的思想盛会。会议围绕全球变局下,如何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议题深入研讨,取得了富有建设性的学术成果,获得了圆满成功。
(文/鲍艺雯,图/李雪琦、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