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寒假社会实践 | “寻红色记忆 筑青春之梦”红色实践队——探访红色文化之旅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寒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人文学院“寻红色记忆 筑青春之梦”红色实践队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信仰的追寻,踏上了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再到安徽朱蕴山纪念馆的红色旅程,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初心使命。

寻红色记忆 筑青春之梦

实践的第一站是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踏入这栋朴素的石库门建筑,仿佛穿越回了1921年的那个夏天。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的艰辛历程,我们仔细聆听着,感受着革命先辈们为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我们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最后团队成员提出完善纪念馆线上沉浸体验功能,让更多青年感受革命先烈的光辉岁月,坚定理想信念。

寻红色记忆 筑青春之梦

随后,我们踏上了前往贵州遵义的旅程。遵义会议纪念馆庄严肃穆,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通过观看历史文物、聆听详细解说,我们深刻理解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次参观,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寻红色记忆 筑青春之梦

实践的最后一站是安徽的朱蕴山纪念馆。朱蕴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人物,展馆内,“丹心追梦”主题展览还原了他从传播新学到共赴国难的一生。纪念馆内珍藏着大量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生动地展现了朱蕴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团队成员在参观的过程中拍摄了大量视频与照片,并从自身出发,参与到讲解的过程中,从而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仰,这对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是一次宝贵的精神洗礼。

结语

从上海石库门到遵义青瓦楼,再到安徽讲学堂,红色基因从未褪色。同时,这次实践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党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和智慧。



  • 更新时间

    2025年03月04日

  • 阅读量

  • 供稿

    人文学院

  • 文字

    人文学院

  • 图片

    人文学院

  • 编审

    刘钱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