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其他分支

口述史研究的两个理论视角:记忆与叙事——兼评口述史的专业化与非专业化之间的张力

2025-08-24 作者: 刘亚秋

Two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Oral History:Memory and Narrative: A Review of the Tension between Specialization and Non-specialization in Oral History

作者: 刘亚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口述史/ 专业化/ 叙事分析/ 记忆理论/

原文出处:《开放时代》(广州)2025年第2期 第114-126页

人大复印期刊:《社会学》2025年06期

内容提要:在口述史方法被跨学科、跨领域广泛使用时,其专业化问题成为该学科能否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口述史的专业化不仅涉及如何做口述史等实践问题,还涉及如何从更深层次看待口述史料的理论和方法论等问题,后者决定了口述史料的质量。而以记忆和叙事为理论视角,有助于对后一个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从记忆理论的集体记忆范式和文化记忆范式的张力中,可以看到口述记忆与文字记忆的重要差异,这为反思口述史料的局限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从叙事理论的形式与内容的张力中,可以看到形式为口述史料的解释提供了专业化视角,而口述史料中的细节/内容的力量亦不可忽视。强调记忆和叙事的理论视角,不仅可以深化口述史研究的专业化程度,而且有助于推进广义上的质性研究。

标题注释: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项目编号:DF2023ZD25)的阶段性成果。

0
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