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程:他是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

“这个教职工网络安全学习平台实用又便捷”“他就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里,就在哪里发力!”每当提起他,同事们都纷纷表示他做事可靠,他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杨锦程老师。

杨锦程,上海电力大学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主任、校网信办副主任。工作十余年来,他忠诚履职,扎根岗位有“稳劲”;甘于奉献,服务师生有“韧劲”;锐意进取,精益求精有“钻劲”,将自己锻造成为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

他是可靠的“安全员”

杨锦程在工作中主要负责校园信息安全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维护;学校网站群的建设、更新、运行维护以及网络安全;保密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和日常维护等。

面对网络安全的责任和压力,杨锦程始终牢记“安全可靠”的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学校网信工作的每个细节。他参与起草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和管理制度,与部门同事一同协调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协调推进学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协调推进各学院、二级单位网络安全保障和信息化工作,协调推进学校网络运行安全,加强学校网络相关设备设施建设、确保网络环境和接入服务安全、网站和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加强学校网络数据、用户信息的安全防护等工作。他还定期组织学校网络安全联络员队伍人员开展培训和演练,确保师生筑牢网络安全意识。

2022年暑假期间,学校被上级列为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练对象。接到通知,杨锦程与部门同事迅速响应,立刻进入“战备状态”。基于平时的训练有素,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资产梳理、暴露面收敛、安全加固、防护提级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在实战攻防期间,他连续一周住在学校现场值守,做好攻击防护并开展攻击溯源。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当期参演单位中唯一未被攻破的高校。

为落实《上海教育系统落实党委网络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要求,2024年春节期间,杨锦程自主研发上线了上海电力大学网络安全视频学习平台。《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网络安全》《数据要素与数据交易安全防护》《网络安全态势分析与信息安全意识》等详实的学习材料成为全校教职工网络安全学习的“宝库”,深受好评。

通过不断努力,杨锦程和同事们不仅系统全面地把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更用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为每个信息系统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安全方案。通过网络安全运维平台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做细,从而对校园网实施全面防护,确保网络安全。经过多年建设,上海电力大学整体信息化水平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十余年来,学校网络安全始终保持“零事故”。

他是踏实的“作为者”

打开上海电力大学的官方网站,大气简明而富有电力特色的界面让人眼前一亮。这个“门面”正是由杨锦程设计制作。

在校庆70周年之际,他充分运用自己在设计方面的特长,结合最新网页设计技术,利用假期时间,自主完成学校官网的升级改版。新网站功能丰富、电力特色鲜明,全面支持IPV6网络,并提供自动适配不同终端、不同浏览器的移动门户。新网站的推出受到广大师生的称赞。目前,他正带领团队,积极应用信息无障碍标准和技术实现学校网站的无障碍访问建设升级,为无障碍人士均等化获取网络服务提供保障。

杨锦程连续多年进课堂,为学生开展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教学和相关讲座培训。他连续多年参与学校《读懂中国从电说》系列课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潜心钻研思政教育工作。

近年来,杨锦程老师荣获上海市高校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光力科技奖教金等诸多奖项。在2023年上海高校网络安全专业技能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练中获个人优胜奖和团队优秀奖。

他是温暖的“知心人”

“我是上电培养的学生,对学校一直怀有赤子之情,我深深地热爱上海电力大学,愿意为她奉献我的全部力量!”杨锦程2005年毕业于本校通信工程专业,因优留校工作至今。他始终铭记爱校荣校、服务师生的初心,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是学校发展需要,他总是做到“立刻响应”“马上落实”,总是“想在前,冲在前”,有着很强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2022年,学校因疫情防控要求,急需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宿舍出入进行管理。杨锦程连续工作72小时,完成了从需求调研、开发部署和小程序应用上线等全部任务。2021级自动化专业学生郑哲伟难忘地说:“这个宿舍出入管理平台在疫情封控时是我最贴心的伙伴,非常顺畅,在我的手机一直置顶!”

熟悉杨锦程的人对他印象都是温文尔雅,斯文内敛,在领导和同事们眼中,他总是做得多、说的少,是朴实诚恳的“实干型”选手。他还担任现教中心支部纪检委员,参与支部建设管理和监督检查,同时担任分工会主席,努力当好大家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我记得《雷锋日记》中有一句话,‘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也要在工作中做一颗发光发热的‘螺丝钉’。”杨锦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