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姝君,女,中共党员,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2021级本科生。来自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离家两千多公里,来到上电,于百舸争流中,奋楫者先,谱写她的青春华章。
“山水一程,求学路上并非一切坦途,但我始终相信,一切际遇自有道理,或有得失,或是顺境逆境,皆凝聚为我的青春与成长。山高路远,在看世界,也在找自己。”——自动化工程学院 吕姝君
飞鸿印雪 向上生长
吕姝君连续3年综测成绩排名专业第一,总绩点为3.703;连续3年获得校设最高奖学金电力菁英特等奖学金;获2023-2024国家奖学金。曾获上海电力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优秀团干部标兵、优良学风先进个人、校优秀志愿者、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20余项。
如何取得优秀的成绩,她归纳出自己的心得:首先要认识到大学和高中学习的差异性,积极做出转变与调整,形成“课堂高效听讲、课下复盘查漏补缺、及时完成课后作业”的良性循环。其次,要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利用互联网等学习工具,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和方法。此外积极与同学探讨,针对差异弥补自己不足之处也很重要。面对难题,同学、舍友如果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手,也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这四年可能会决定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生活态度的映照。不要浪费这样宝贵的时间,去用来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吕姝君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追光而遇 躬行实践
吕姝君担任2023年上海电力大学新四军“浪潮”实践队队长,带领队伍以采访新四军革命前辈,记录并宣传革命故事为主线展开实践,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记录下有关新四军的历史故事。
“我们都是最后的叙述人,我们有责任把这些讲给青年听。”上海新四军二师历史研究会分会会长程晓明前辈接受采访时说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自然也打动了吕姝君。
拨开时间的烟海,吕姝君等15名实践队员用心发掘有关他们的时代。从了解到熟悉,到深受触动,大家想要将这种触动,将新四军的故事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拜访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二师分会程晓明会长
拜访新四军老战士寒松前辈
拜访新四军老战士秋亚前辈
实践期间,吕姝君统筹整理新四军口述史及资料25万余字,并筹拍《最后的叙述人》红色故事短片,用镜头、用文字将这些红色革命故事呈现在大众面前。先后受中青校园、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青春杨浦等多家媒体报道。
在大家的努力下,该实践项目获上海市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典型案例;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三等奖,成功实现学校在此赛道由0到1的突破;获 2023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实践大赛三等奖。
吾辈之青年亦应怀赤子之心,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萤烛末光增辉岁月,矢志奋斗,谱写新时代之绚丽华章,以微尘之光芒,汇聚我中华民族之脊梁。吕姝君和队员们继续追寻、前进。
乘风破浪 责任于心
吕姝君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在院学生会和班级中担任职务,曾任自动化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作为第一负责人组织统筹院团委学生会多项大型活动,如2024五四表彰大会、第五次学生代表大会等。
此外,她还策划组织了秋季团学培训会、院知行杯暑期社会实践宣讲会等,覆盖人次达千余人。参与初级团校培训,与同学们分享实践期间的故事及所思所悟所感,鼓励大家勇担青年责任,做事发声向上走。
大二任职班级学习委员期间,吕姝君带头学风建设。通过发放调研问卷方式了解班级学习情况并收集建议,分析后与科任老师反馈。在新形势下,采取了自习打卡,学习资源共享等措施,帮助老师、同学提升教学、学习效果。
在与其他班级骨干的通力合作下,带领班集体获优良学风示范班、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活力团支部等荣誉。
不啻微茫 造炬成阳
“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在校期间,吕姝君曾参与多项校院志愿活动,如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参与上海市天文馆志愿服务等,累计志愿时长200余小时。2023年作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见证和参与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此外,吕姝君出演了2023年校迎新晚会节目《资助筑梦做标榜》,讲述自动化工程学院优秀学子杨昌雷的初心故事。并将其带到了更大的舞台,参加上海市“谁的青春不奋斗”演讲比赛,获上海市三等奖,作为上电学子,主动传播上电声音,讲好上电故事。
“大学你想过成什么样子的都行,这取决于你。”吕姝君将这句话牢记在心,也付诸行动。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三年来,她在学生工作中增长才干,在社会实践中坚定信念,在志愿服务中勇担重任,时刻怀有“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说,站起来能干“的青年热忱,与众多上电优秀青年一同奋斗、一道拼搏,一齐奔向梦想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