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河山》巍巍:书大先生志铸教育家魂
舞台大幕缓缓落下,黄河的奔腾涛声化作观众席经久不息的掌声。自2024年10月与观众见面以来,陕西师范大学原创话剧《河山》为观演者献上了一场场震撼心灵、波澜壮阔的视听盛宴。史念海,陕师大原历史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他付诸毕生精力,结集出版的历史地理学论文集《河山集》因其一系列典范性研究,成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述。史念海先生在工作中(资料照片)。陕西师范大学/供图作为陕师大“大先生”系列话剧的代表作品,以史老遗著《河山集》命名的纪念话剧《...
2025-08-24
-
群众新闻|陕西师范大学案例入选“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
陕西一成果入选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8月20日,记者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获悉: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经验交流会日前在广州举办。会上公布了第六届“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征集与国际化人才遴选活动结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提交的“丝路传响:中国治国理政实践与理论创新的多语种传播示范工程——以《第一书记扶贫手记》等书为例”,入选“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主题图书“走出去”奖项。据悉,今年4月,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
2025-08-24
-
《陕西日报》|青春如炬,在一线闪光
报道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8/21/content_916927.html全文如下:今年暑假,陕西青年纷纷投入志愿服务,展现青春担当。从黄土高原到秦巴山区,从城市社区到偏远乡村,青年志愿服务的模式在创新中深化、辐射效应日益凸显——青春如炬,在一线闪光八月十五日,在西安市新城区尚朴社区老年服务中心,西安市小火柴志愿者服务中心志愿者在辅导孩子完成暑假作业。8月17日,黄土高原阳光炽烈。安塞文化艺术馆内,一场精彩的...
2025-08-24
-
《中国社会科学报》|用学术视角解读中国实践——陕西师范大学田野调查实录黄土高原乡村振兴路径
师大新闻网讯8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在02版刊登题为“用学术视角解读中国实践——陕西师范大学田野调查实录黄土高原乡村振兴路径”的报道文章。该报记者采访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带领的“乡村振兴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水—能源—粮食—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课题组,称该课题以“求真”的态度探索真知,以“求实”的行动建言献策,用学术的视角去倾听、观察、思考脚下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报道链接:https://epaper.csstoday.cn/epaper/read....
2025-08-23
-
中国新闻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出版工作室揭牌
中新网西安8月16日电(记者阿琳娜)记者15日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获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出版工作室揭牌暨教育出版服务研讨会”14日在深圳举行。活动现场,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卢胜利、陕西师范大学深圳校友会会长李秉谦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出版工作室揭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为李秉谦颁发“首席专家”聘书。卢胜利表示,希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出版工作室立足教育初心,彰显师大特色;依托校友资源,构建协同平台;坚持创新驱动...
2025-08-23
-
《光明日报》|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设计跨学科读写教学 赋能小学价值观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设计跨学科读写教学赋能小学价值观教育(《光明日报》2025年8月18日03版)作者:汪小凤董辉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按照“精准培养,量身定制”原则,实行“一人一计划”教育博士培养机制,鼓励“跨学科、跨领域、重实践”的研究性学习,组织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来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与一小教育集团校骨干教师组成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开展基于价值观教育的小学跨学科读写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该项目通过整合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的认知范式与表达方式,...
2025-08-23
-
《光明日报》| 万炳军:从适老玩具热销看银发健康需求
从适老玩具热销看银发健康需求(《光明日报》2025年8月19日07版)随着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老年群体的健康观、消费观出现结构性调整和深刻性变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3.1亿,占总人口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2亿。在此背景下,适老玩具从边缘品类跃升进入新消费赛道。一项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适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长124%,成交量增幅达70%,55岁以上消费者占比持续攀升。智能棋盘、手腕球、回弹健身球等产品...
2025-08-22
-
《人民日报》|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水果保鲜涂层,保鲜期普遍延长2至5倍 :水果有了可食用“保鲜衣”
师大新闻网讯8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水果保鲜涂层,保鲜期普遍延长2至5倍水果有了可食用‘保鲜衣’”的新闻报道。报道介绍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杨鹏团队巧妙地“解开”了蛋白质分子的二硫键,制备出一种黏附力更强、更易降解的类淀粉样聚集体(ALP)薄膜新材料,涂于鲜切水果表面可起到隔绝氧气、抑制代谢、锁住水分、延缓风味流失的作用,解决了水果保鲜的痛点问题。报道链接:https://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
2025-08-14
-
《科技日报》丨让战火的痕迹“不被磨灭”——文物保护团队应用自主研发技术修复历史档案
8月的陕西师范大学校园,蝉鸣声声。一张泛黄的《黄河大合唱》手稿,静静地置于实验室工作台。工作人员用棉签蘸取特制溶液,轻轻拂拭谱纸上几近消失的音符。在药剂的渗透下,1939年延安鲁艺学子誊写的旋律渐次清晰。这是该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玉虎教授团队近期抢救的又一批抗战文物之一。40年来,李玉虎带领团队应用自主研发技术,修复抗战时期纸质档案、影像胶片等各类文物数十万件,为抢救民族记忆筑牢科技支撑。技术人员向展示老照片修复过程。新华社记者孙正好摄重现旧照原貌“人工智能、...
2025-08-13
-
光明日报客户端丨西部红烛 照亮陕西师大学子路
“风华正茂,当奋发向上,不负韶华,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让每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长为自己理想的模样!”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5届“优师计划”毕业生巨晓菁,怀揣着扎根西部的梦想,即将奔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教育局下属学校的三尺讲台。是什么,让她做出这样的选择?答案要从一场特别的分享会说起。大三下学期,学校组织开展的“职场有道”职业生涯人物系列访谈活动中,巨晓菁第一次听到了校友张莎莎的故事。这位师姐秉承学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的精神火炬,回到了母校安康中学任教,续写了...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