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带头人”工作室 – 同济经管 /tongji/smu_sem/semch 全球知名商学院 Fri, 05 Sep 2025 04:40:3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9.25 追寻先贤足迹 砥砺初心使命——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安庆主题党日活动暨学术研讨会 /tongji/smu_sem/semch/54155.html Mon, 18 Aug 2025 13:54:01 +0000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54155 行稳致远,不忘初心 ——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王晓蕾老师走进嘉定校区友园开展驻楼导师活动 /tongji/smu_sem/semch/53928.html Tue, 24 Jun 2025 02:12:42 +0000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53928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25年春季学期持续发力,积极推进驻楼导师工作站建设,全力将社区打造成学生身边的思政课堂。

5月21日中午,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王晓蕾老师走进嘉定校区友园14-15号楼开展驻楼导师活动。王晓蕾老师以“行稳致远,不忘初心”为主题开展讲座,助力学生在科研道路上明确方向、突破瓶颈。

科研经验:从迷茫到突破

讲座伊始,王老师回顾了自己的科研成长道路,以自身经历为例,强调“提前学习”和“主动积累”的重要性。她鼓励同学们以阶段性成果建立信心,在独立探索与持续积累中“行稳致远”。

实用指南:导师选择与科研素养培育

在导师选择方面,王老师建议准备读研的本科生同学们尽早确定自我发展目标,根据未来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在科研素养培育方面,王老师强调科研素养中数学能力、内驱力与抗压力等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建议同学们注重体育锻炼。

人生感悟:辩证思维与积极态度

最后,王老师分享了她的人生感悟。她建议同学们常怀感恩之心,与身边同学朋友加强互动交流。她也鼓励同学们看待问题要有辩证思维,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心态面对问题与挑战。

问答环节

在问答环节,王老师就如何在科研中保持自信、AI大语言模型对科研的影响以及如何系统性文献阅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为同学们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本次讲座王老师结合真实案例与自己成长体会为同学们提供了务实的人生建议,为大家提供了科研方法与人生智慧的双重指引。同学们纷纷表示,王晓蕾教授的分享既缓解了科研焦虑,又启发自己思考未来的成长方向,收获满满。

 

]]>
党建引领聚合力 联学联建促发展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与中国银河证券上海上南路、新闸路营业部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tongji/smu_sem/semch/53685.html Thu, 29 May 2025 06:10:09 +0000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53685

2025 年 5 月 13 日下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与中国银河证券上海上南路证券营业部党支部、上海新闸路证券营业部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建引领,促进业务交流。

活动中,三个支部的支部书记分别介绍了各自支部的基本情况、党建特色以及业务领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认识。随后,党员们集中学习了中央纪委网站发布的《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一文,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带来的深远影响,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同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与监管等前沿话题展开研讨,思考如何在各自领域借助科技创新提升工作效能。党员们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上海本地发展实际,探讨如何将总书记的指示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在交流环节,与会党员积极发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体会。中国银河证券上海上南路证券营业部党支部、上海新闸路证券营业部党支部的党员们表示,在金融行业,要将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坚决抵制虚假宣传,杜绝任何误导投资者的行为,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为净化行业风气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秉承服务客户的宗旨,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客户体验感,以实际行动书写金融行业的担当。

经管学院管科系党支部的党员们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提出要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作风,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石。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传授最优质的知识。做好育人工作,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通过本次联学联建活动,党员们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党性修养和责任感。未来,各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良好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促进业务水平提升贡献力量,为实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稿件提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

]]>
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赴中国核建创新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 /tongji/smu_sem/semch/53291.html Thu, 17 Apr 2025 09:13:54 +0000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53291 为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研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2025年3月24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赴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建系统工程部党支部、核建创科党支部开展产学研创新合作交流。交流会上,中国核建创新研究院数字化研究中心总经理武刚介绍了中国核建在核电工程智能制造、智能建造及管理数字化的创新发展,以及在核电建设工程管理中面临的资源调度挑战,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张建同、王晓蕾教授分享了各自在资源调度优化方向的研究成果。之后双方围绕核电工程任务与资源精准匹配的合作研究进行了交流与研讨。(稿件提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

]]>
倾力辅导 助力青年教师基金申报 /tongji/smu_sem/semch/53037.html Tue, 18 Mar 2025 08:57:03 +0000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53037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推动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班子发动支部党员主动作为,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青年教师提供一对一辅导,助力他们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撰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对提升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少青年教师而言,撰写申报书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不仅需要深厚的学术积累,更要透彻理解撰写规范和评审要点。为此,支部书记王晓蕾邀请支部党员、学科主任张小宁教授一起,结合自身丰富的基金申报经验,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优化内容,提升申报书的质量。

在辅导过程中,两位老师针对青年教师的基金申报书从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提炼、技术路线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帮助他们避免常见错误。通过面对面交流、修改和完善,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怎样撰写一份优秀的基金申报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近年来,支部中经验丰富的教授党员们一直积极参与辅导青年教师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申报书的工作,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推动学校科研工作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angxiaolei635223\FileStorage\Temp\5aa04e068eeb0307be7bd37072b0e79.jpg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angxiaolei635223\FileStorage\Temp\6f2e655fe39ca6c4cc9be9b8730f887.jpg

支部党员张小宁教授为青年教师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辅导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angxiaolei635223\FileStorage\Temp\49700cf583c3e061ff0b04b93063046.jpg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angxiaolei635223\FileStorage\Temp\6207c11071004de9f32cef29a65a4c0.jpg

支部党员陈强教授为青年教师进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辅导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angxiaolei635223\FileStorage\Temp\0037ffc535c61258a94af014f6f4db1.jpg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angxiaolei635223\FileStorage\Temp\cc5ed4651abeb8cbbe961e917c18beb.jpg

支部书记王晓蕾为青年教师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辅导

稿件提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

 

]]>
喜报|我院党委委员周文泳教授获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立项 /tongji/smu_sem/semch/52598.html Mon, 30 Dec 2024 07:56:12 +0000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52598 近日,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课题立项的通知,我院党委委员周文泳教授主持的《党建引领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研究 》获得一般课题立项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与研究生第八党支部联合举办 “为师生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 /tongji/smu_sem/semch/51974.html Mon, 11 Nov 2024 09:13:27 +0000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51974

2024年11月8日中午,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携手研究生第八党支部共同举办“为师生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以“巾帼不让须眉,追梦不负芳华——女博士生成长座谈会”为题,旨在通过分享与交流,为女博士生们提供成长道路上的指引与支持。


主题党日活动由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王晓蕾教授主持。特别邀请了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何芳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张建同教授、郑小金教授作为活动嘉宾,与在座的女博士生们进行座谈交流,分享了个人成长及学习和发展历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副书记杜学美副教授、宣传委员王惠同志以及近20名博士生参加了活动。

张建同教授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了她在学术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以及如何在家庭、学习与工作之间找到平衡点。她强调,要充分利用女性自身特有的友爱他人和富有同理心的优势;要关注个人心理健康,避免过度追求完美,保持心情舒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理想。

何芳教授结合个人学习、工作的经历,为在座的女博士生们送上三句寄语。“长江后浪推前浪,未来属于你们。”她鼓励大家要在当下机会减少、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抓住机遇、努力奋斗;“没有一个模式是可以复刻的。”她希望大家在找到个人长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潜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树立远期目标。”她指出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制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长远计划的远期目标,坚持不懈,目标最终一定能够达成。

郑小金教授结合个人求学及家庭生育经历告诉女博士生们,要善于通过运动、旅游等方式把负面情绪及时释放出去,学会解压。同时,她希望大家要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要局限于眼前,做到放眼未来。

杜学美副教授表示,希望大家按照自己的节奏好好学习工作、开心生活。

交流环节由研究生第八党支部书记要雅姝同学主持,女博士生们向各位教授请教了关于家庭与学习工作的平衡、如何规划统筹众多任务、就业选择与学习期间安排、海外博后申请与国内工作就业等诸多问题。教授们进行了详细解答,并鼓励女博士生们做好时间规划、提升个人专业水平,保持积极情绪、安排好个人生活。

最后,管科系党支部书记王晓蕾教授感谢三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她指出,三位教授在工作和生活中“巾帼不让须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各自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同时,她也相信,经管的女博士生们定能“追梦不负芳华”,未来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稿件提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

]]>
教育部重要名单公布!同济+5!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入选 /tongji/smu_sem/semch/51839.html Thu, 31 Oct 2024 07:29:59 +0000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51839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同济大学5个党支部入选。其中包括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祝贺!

]]>
王洪伟副院长为管科系支部党员讲党课 /tongji/smu_sem/semch/51792.html Tue, 29 Oct 2024 08:10:51 +0000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51792 10月29日中午,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在同济大厦A楼1922会议室开展集中党课学习。副院长王洪伟教授以《数智化背景下的商科教育范式创新》为题为支部全体党员讲党课。


王洪伟教授首先从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等方面介绍了数字经济的主要应用领域,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其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途径。他指出,数智化赋能教育领域,将重构未来教育发展新格局,并主要体现在数智化促进知识生成及知识传播范式的转变等方面。随后,王洪伟教授向党员们介绍了同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启动八大核心任务,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赋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数字校园等领域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最后,王洪伟教授展望了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的特色经管学院的愿景。他提出,面向教学:企业AI范例赋能AI+教学、数字化教学升级等创新举措,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数智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商科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稿件提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三位党员 —— 再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tongji/smu_sem/semch/51677.html Tue, 22 Oct 2024 07:56:14 +0000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51677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Elsevier)联合发布了《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4)。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刘虎沉教授、王世进副教授、马卫民教授再次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同时,刘虎沉教授再次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刘虎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青年人才。长期从事质量工程与可靠性管理领域的研究工作。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国高被引学者。近年来,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4部,编著教材3部;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发表文章数十篇。研究成果应用到医疗服务、航空系统、武器装备等领域,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担任《科技导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等期刊编委以及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质量工程、可靠性管理、智能质量管理

王世进: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作。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年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曾入选斯坦福大学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年度影响力)。

每年为本科生、MBA和MEM等专业学位学生开设应用统计学和数据模型与决策等相关课程;累计指导包括各类专业学位硕士生在内的学生毕业论文超过200篇。曾获2023年第一届上海市高校MBA研学写作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和2023年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

研究领域:优化理论、生产调度与维护;面向节能的运营优化及应用;质量控制、诊断和预诊方面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马卫民: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运筹与战略决策研究所所长,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委员、经济与金融专委会副主任,上海陕西商会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虹口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持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内的近30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迄今为止在国际期刊、国际会议与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112篇次,SSCI检索16篇,EI检索130余篇次,ISTP检索80余篇次。担任国际电子商务联合会中国分会(ICEB-CN)副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运筹学会智能计算分会常务理事。

2012年运筹学会不确定分会运筹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011年钟家庆运筹学奖获得者;2010年上海浦江人才计划入选者;2010年中国运筹新人奖获得者;2008年上海曙光学者入选者;2006年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研究方向:运筹与运作管理、不确定性决策理论、信息系统与技术、博弈论与实时经济学、服务科学与服务计算、优化理论与方法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介绍

该榜单是Elsevier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的项目成果,发布在Mendeley Data网站上。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引用数据系统,综合使用总引用量、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Schreiber Hm-index、单独作者、单独或者第一作者等6种综合指标,从全球近700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不同领域排名前2%的科学家,涵盖了22个领域和174个细分子领域,为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提供了一个衡量指标,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榜单主要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single-year impact)”两个榜单,前者关注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后者聚焦本年度的学术成就。

(稿件提供: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