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财经赋能校企协同 文旅融合助力老区振兴 ——商学院马震教授携红色财经智慧,共绘延安文旅发展新蓝图

作者: 时间:2025-06-30 点击数: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充分发挥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红色财经特色优势与智库作用,2025622,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旅游系学科带头人马震率队赴延安高新区东区开发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并围绕延安“十五五”时期文旅融合发展作专题报告,以红色财经智慧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革命老区文旅产业创新升级 。

深耕行业痛点,以红色财经智慧解码文旅融合新路径

马震教授以《延安“十五五”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和路径》为题,立足国家文化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战略背景,深度挖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红色财经特色的契合点,系统剖析延安文旅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财经历史基因,在文旅融合发展中,需立足“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 中国革命精神标识”双轮驱动,突破“单点开发”传统模式,向“系统共生”“科技赋能”“生态增值”转型。同时,将红色财经元素融入文旅发展脉络,构建“红色铸魂、文明溯源、黄河塑韵、黄土传情”四大产品体系,全力打造世界红色文化旅游之都。

报告聚焦产业融合痛点,基于红色财经视角提出“三链协同”发展架构。前端深挖黄帝文化、红色基因等资源内核,重点突出红色财经在革命时期的重要作用,如陕甘宁边区红色金融、财税体系等故事与经验;中端推动“文化遗产IP化—旅游产品具象化—消费体验沉浸化”转化,将红色财经历史打造成独特IP,转化为具象旅游产品,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后端拓展“文旅 + 农业”“文旅 + 工业”“文旅 + 数字”等新业态,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针对延安文旅市场结构失衡、县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建议强化“链主企业引领 + 全域资源整合”,培育陕旅延安公司等龙头企业,构建“1核引领、3极驱动、多组团协同”的差异化发展格局,以红色财经思维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红色财经特色校企协同新生态

本次访企拓岗行动紧扣“人才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双向目标,深度融合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红色财经特色与延安红色文化,双方就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复合型文旅人才达成共识。马震教授强调,高校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政校企”三方协同,在红色研学课程设计中融入红色财经教育内容,开展陕甘宁边区红色财税制度、红色金融实践等研学项目;在非遗活化利用上,探索非遗与红色财经文创产品结合;在智慧文旅建设中,运用数字化手段展现红色财经历史。通过深度合作,为延安培育兼具文化底蕴、创新能力与红色财经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开发公司负责人表示,讲座为企业厘清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方向,尤其是在“黄帝文化数字化转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低空旅游场景开发”等具体路径上提供了专业指导,更在红色财经与文旅融合发展思路上带来全新启发。期待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将高校智力资源,特别是红色财经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服务国家战略,以智库力量擘画老区振兴新图景

此次活动是高校主动对接地方发展需求、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重要实践,更是西安财经大学以智库力量推动革命老区振兴的生动缩影。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依托红色财经特色研究,为延安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智库支持。通过校企深度联动,学校旅游系将持续为延安文旅产业注入创新思维,把红色财经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策略,助力延安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中抢占先机,为打造全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韦常路南段2号 邮编:710100   Copyright©2013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