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2025暑期三下乡(三十一)|聚焦红色文旅企业实践,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青廉财锋队照金企业调研行

作者: 时间:2025-08-12 点击数:

为深入调研红色文旅企业运营模式及红色文化与企业发展的融合路径,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青廉财锋队于2025年7月8日赴照金开展暑期“三下乡”企业调研活动。在指导老师舒伟、文静、柴丹的带领下,团队通过走访文创展馆、文旅公司、乡村振兴项目关联企业等主体,系统梳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的运营逻辑,为红色文旅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调研参考。



校企签约:共建校企育人基地

调研首日下午,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与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举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双方共同见证高校与陕西地方企业就红色文化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机制,为后续深入企业调研奠定基础。随后,团队重点走访铜川文创馆,实地调研文创企业的产品开发与营收模式。



铜川文创:传统工艺产品化路径

馆内重点展示的耀州瓷 “三王壶”,以狮子造型为壶嘴、牡丹花纹饰壶身、凤凰形状作壶把,是当地文创企业融合传统工艺与吉祥文化的代表产品;此外药王山高山艾制品,由企业组织村民手工制作;“孟姜红”鲜桃则由企业对接本地果园直供。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些产品以“红色文化赋能、政企需求驱动”为核心模式——依托党建团建采购需求形成稳定营收,同时通过产业链延伸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构建起“企业盈利+民生增收”的双轨模式。



1B510


乡村振兴:红色研学驱动产业协同

在照金乡村振兴馆,团队调研发现当地企业在红色资源转化中发挥主导作用。以照金精神为内核,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牵头打造红色研学线路、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核心业态创新,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企业发展,形成“红色旅游促增收、民生改善固根基”的产业协同生态。



一线景区运营:数字营销、红址协同、季节就业

次日,团队深入红色文旅产业一线,聚焦企业运营实践展开调研。在香山景区,团队重点调研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运营策略。该公司接管景区后,通过线上短视频平台强化宣传、线下策划爬山等互动活动,重构营销策略,推动游客量显著增长,为同类景区运营提供了参考样本。

薛家寨革命旧址的运营实践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企业推出“丹霞地貌+革命遗址”组合开发模式,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前提下,打造兼具自然景观价值与红色教育意义的特色文旅产品。数据显示,2024年该景区接待红色研学人数超80万人次,成为企业开发红色旅游的典型案例。



作为季节性文旅项目,照金国际滑雪场的运营则体现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运营企业将营业时间锁定在每年11月底至次年3月初,既填补了照金冬季旅游空白,又创造了显著的就业与经济价值:直接吸纳300余名当地村民担任临聘员工,间接带动周边餐饮、零售店铺营收增长,实现了“淡季补位+就业增收”的双重目标。




此次企业调研让团队深刻认识到,红色文旅企业通过“红色+”业态创新、政企联动、市场化运营等模式,成功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团队将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调研成果,为红色文旅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青年视角与实践参考。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韦常路南段2号 邮编:710100   Copyright©2013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