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上午,我校科研处举办陕西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交流会。西安外国语大学赵战花教授、我校李勃昕教授作为专家受邀参会。拟申报陕西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老师及有意向申报参加的教师40余人参会。会议由我校科研处处长郝新军主持。

郝新军首先介绍了受邀分享的专家情况,同时他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省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本次评奖不仅与老师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还影响着学校的学科发展及未来发展,每位老师都应高度重视,深入了解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价指标,挖掘社会效应证明材料等。学校高度重视本次申报工作,科研处将全力为申报工作做好服务与保障。
赵战花从申报政策及相关要求、系统填报、成果主要观点撰写、证明及支撑材料准备等整个申报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她特别说到,申报材料应突出成果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注重逻辑性和完整性,并分享了成果从产出到奖项培育的经验,以及申报材料打印制作的实用建议,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李勃昕以自身申报为例,谈了自己在申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通过成果内容简介、主要内容、核心结论、创新贡献、研究启示及成果反响等几方面,为教师解读了申报流程;同时,按照成果类型,对成果的社会反响材料、引用情况、转载情况选取范围进行了重点讲解,帮助教师更精准的把握申报要点。
交流互动环节,两位专家与参会教师就成果内容、社会效应评价、申报材料准备等方面进行了现场交流互动,有意向申报的教师积极提问,并就成果奖申报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与两位专家进行了面对面探讨。与会教师一致表示,专家分享内容丰富、案例翔实、可操作性强,让大家受益匪浅,为本次成果奖申报提供了有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