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2025级执行)
一、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以研究艺术设计领域内各类视觉元素(如色彩、文字、图形、图像等)的信息传达与应用为专业主攻方向。
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确定的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立足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要,以“设计学”学科为核心,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专业发展方向,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行业知识,具备国际化视野、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设计表达能力, 在数字媒体、广告、文化创意、产品包装、出版、企业形象设计与媒体策划、品牌推广、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行业,从事设计、策划、制作等工作,在现代文化创意、广告、新媒体领域的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目标预期是:
目标1(知识要求):系统地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设计方法,有良好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了解与视觉传达设计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习俗、法律与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相关工艺加工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了解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目标2(能力要求):具有利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掌握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相关的加工材料、结构及制作的原理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项目前期调研、策划、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业务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设计创新的实践能力。
目标3(素养要求):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文化艺术素养和艺术视野,并对相近或相关设计领域有一定的专业敏感度和创新性;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行业职业道德。
目标4(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多工种间组织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设计报告、撰写文稿和陈述发言等;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视觉传达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职业道德: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行业职业道德;
2、政策与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了解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设计理论与方法:掌握基本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设计方法,具备一定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具备一定的设计实践能力。
4、美学修养: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视野,并对相近或相关设计领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5、设计表达:具有利用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以及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
6、工艺与技术:了解一定的设计工艺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相关的加工材料、结构及制作的原理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
7、学科交叉:了解与视觉传达设计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习俗、法律与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8、设计素养:具有项目前期调研、策划、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具有综合设计的素质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适应能力;
9、协同与合作: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调组织能力;
10、交流与沟通:具备一定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包括撰写设计报告、撰写文稿和陈述发言等;
11、外语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外文献;
12、自学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1.基本学制:4年
2.授予学位:艺术类学士
四、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设计学
2.核心课程:插画设计、广告创意设计、信息图形设计、界面设计、智能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跨媒介出版设计。
3.特色课程:
·校企共建课程(与行业企业共建共授课程):智能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实践、品牌形象设计、广告创意设计
·专创融合课程(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图形专题设计、广告专题设计、非遗专题设计
4.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专题设计、专业实习、设计调研、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5.主要专业实验:丝网印刷工艺实验,数字平面艺术实验、数码印刷实验,手工书籍装帧实验,综合材料造型实验等。
6.课程体系结构图(拓扑图)

五、“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支撑矩阵
表1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目标 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毕业要求1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毕业要求12 |
|
√。 |
|
|
表2 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公共基础课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
|
|
|
L |
|
M |
|
|
|
公共体育课1 |
M |
|
|
|
|
|
M |
|
H |
|
|
军事理论 |
H |
|
|
|
|
|
|
M |
L |
|
|
大学英语1 |
M |
|
|
|
|
H |
|
M |
M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H |
|
|
|
|
|
|
|
H |
|
|
形势与政策1 |
M |
M |
|
|
|
|
|
H |
M |
|
|
党史 |
M |
|
|
|
|
|
|
H |
M |
|
|
新中国史 |
M |
|
|
|
|
|
|
H |
M |
|
|
改革开放史 |
M |
|
|
|
|
|
|
H |
M |
|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M |
|
|
|
|
|
|
H |
M |
|
|
创业基础 |
|
|
M |
M |
|
|
M |
|
H |
|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基础 |
|
|
M |
M |
H |
|
|
|
H |
|
|
公共体育课2 |
M |
|
|
|
|
|
M |
|
H |
|
|
大学英语2 |
M |
|
|
|
|
H |
|
M |
M |
|
|
形势与政策2 |
M |
M |
|
|
|
|
|
H |
M |
|
|
国家安全教育1 |
M |
|
|
|
|
|
|
M |
M |
|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M |
|
|
|
|
|
|
M |
M |
|
|
公共体育课3 |
M |
|
|
|
|
|
M |
|
H |
|
|
大学英语3 |
M |
|
|
|
|
H |
|
M |
M |
|
|
形势与政策3 |
M |
M |
|
|
|
|
|
H |
M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M |
|
|
|
|
H |
|
M |
L |
|
|
公共体育课4 |
M |
|
|
|
|
|
M |
|
H |
|
|
大学英语4 |
M |
|
|
|
|
H |
|
M |
M |
|
|
形势与政策4 |
M |
M |
|
|
|
|
|
H |
M |
|
|
国家安全教育2 |
M |
|
|
|
|
|
|
M |
M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M |
|
|
|
|
|
|
M |
L |
|
|
形势与政策5 |
M |
M |
|
|
|
|
|
H |
M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M |
|
|
|
|
|
|
M |
M |
|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实践 |
|
|
M |
M |
|
|
H |
|
H |
|
|
形势与政策6 |
M |
M |
|
|
|
|
|
H |
M |
|
|
国家安全教育3 |
M |
|
|
|
|
|
|
M |
M |
|
|
形势与政策7 |
M |
M |
|
|
|
|
|
H |
M |
|
|
国家安全教育4 |
M |
|
|
|
|
|
|
M |
M |
|
|
形势与政策8 |
M |
M |
|
|
|
|
|
H |
M |
|
|
专业基础课 |
设计学概论 |
M |
H |
|
|
|
|
|
H |
H |
|
|
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 |
|
M |
|
|
L |
M |
M |
|
|
|
|
设计素描(二) |
|
M |
H |
H |
|
|
|
|
|
|
|
色彩与规则一 |
|
M |
H |
H |
|
|
|
|
|
|
|
形态与形式一 |
|
|
M |
H |
|
H |
|
|
|
|
|
设计素描一 |
|
|
M |
H |
|
H |
|
|
|
|
|
中外设计史 |
|
M |
H |
H |
|
|
|
|
|
|
|
设计思维 |
|
M |
H |
H |
|
|
|
|
|
|
|
图形创意 |
|
M |
H |
H |
M |
|
|
|
|
|
|
形态与形式二 |
|
M |
H |
H |
|
|
|
|
|
|
|
色彩与规则二 |
|
M |
H |
H |
|
|
|
|
|
|
|
字体设计 |
|
|
M |
H |
|
H |
|
|
|
|
|
专业课 |
广告摄影 |
|
M |
H |
|
H |
|
|
|
|
|
|
版面设计 |
M |
H |
H |
M |
|
|
|
|
|
|
|
插画设计 |
|
H |
|
M |
M |
|
|
|
|
|
|
标志设计 |
|
H |
H |
M |
|
M |
|
|
|
|
|
广告创意设计 |
|
H |
H |
M |
|
M |
|
|
|
|
|
动态图形设计 |
|
H |
|
M |
M |
|
|
|
|
|
|
印刷工艺 |
|
H |
H |
M |
|
M |
|
|
|
|
|
信息图形设计 |
|
H |
H |
M |
|
|
M |
|
|
|
|
界面设计 |
|
H |
H |
M |
|
M |
|
|
|
|
|
智能包装设计 |
|
H |
H |
M |
|
M |
|
|
|
|
|
品牌形象设计 |
|
H |
H |
|
|
|
M |
M |
M |
|
|
跨媒介出版设计 |
|
H |
H |
|
|
|
M |
M |
M |
|
|
专业选修课 |
生成式AI与视觉创新设计 |
|
H |
H |
|
|
|
M |
M |
M |
|
|
图案纹饰AI智能设计 |
|
H |
|
M |
|
|
L |
|
|
|
|
视频广告 |
|
|
|
|
|
|
|
|
|
|
|
平面设计风格 |
|
|
|
|
|
|
|
|
|
|
|
新媒体与交互设计 |
|
|
|
|
|
|
|
|
|
|
|
包装设计实践 |
|
|
|
|
|
|
|
|
|
|
|
环境导视设计 |
|
|
|
|
|
|
|
|
|
|
|
论文写作 |
|
|
|
|
|
|
|
|
|
|
|
文创产品设计 |
|
|
|
|
|
|
|
|
|
|
|
品牌策划与设计 |
|
|
|
|
|
|
|
|
|
|
|
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
军事技能 |
M |
M |
|
|
|
|
|
|
|
|
|
工程训练III |
M |
M |
|
|
|
|
|
|
|
|
|
入学教育 |
M |
M |
|
|
|
|
|
|
|
|
|
民间艺术考察 |
|
H |
H |
H |
|
|
M |
|
|
|
|
图形专题设计 |
|
M |
|
|
|
|
M |
M |
|
|
|
广告专题设计 |
|
H |
H |
H |
|
|
M |
|
|
|
|
设计调研 |
|
M |
|
|
|
|
M |
M |
|
|
|
专业实习(暑假) |
|
M |
M |
M |
|
|
M |
|
M |
|
|
非遗专题课程设计 |
|
H |
H |
H |
|
|
M |
|
|
|
|
毕业设计 |
|
H |
H |
H |
|
H |
|
M |
M |
|
|
毕业教育 |
|
|
|
M |
|
|
M |
|
M |
|
|
毕业实习 |
|
|
|
M |
|
|
M |
|
M |
|
|
(关联度:H高、M.中、L低)
六、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目标实现矩阵(按照专业认证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矩阵图要求模式制定)
序号 |
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
实现的课程及环节来 (按相关强弱度排序) |
1 |
通用知识与能力 |
1、较高的人文、身心素质和科学素养; |
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体育等。 |
2、具备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 |
3、较强的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 |
大学英语、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 |
2 |
学科专业基础 知识与能力 |
1、宽广的知识背景; |
设计学概论、设计思维、世界现代设计史等。 |
2、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 |
设计素描、形态与形式、色彩与规则、装饰图案设计等。 |
3、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 |
设计思维、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平面设计风格、动态图形设计、新媒体与交互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 |
3 |
专业核心知识与能力 |
1、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技能; |
图形创意、设计思维、平面广告设计、版面设计、字体设计、印刷工艺、广告摄影、插图设计、动态图形设计等
|
2、具备前瞻的设计理念和市场洞悉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独立完成市场调研、分析与设计等工作; |
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书籍设计、交互设计、环境导视设计、广告专题设计、出版物专题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专业实习等 |
3、具有较强的审美意识和较深的文化内涵,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
图形专题设计、广告专题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书籍设计、出版物专题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 |
4 |
专业拓展知识与能力 |
1、了解与视觉传达设计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习俗、法律与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
大学英语、民间艺术考察、设计调研、课程设计及各课程中的艺术调研等 |
2、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了解设计艺术学科前沿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视野开阔。 |
5 |
相关执(职)业资格证书 |
全国网格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项目NTC |
大学信息技术 |
ADOBE职业资格认证(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进行设计实践能力) |
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版面设计 |
|
教师资格证书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实践,思想道德与法制 |
七、毕业规定
本专业学生修满169.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修满139.5学分(含公共必修课40.5学分、专业必修课66学分、独立设置实践课程33学分),且选修课程修满24学分(含专业选修课16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取得至少6个第二课堂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同时国家体质测试达标(50分及以上),方准予毕业。
八、各学期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单位:周
学年 |
项目 学 期 |
课堂 教学 |
军事 技能 |
实验 |
课程 设计 |
机动 与 考试 |
社会 实践 |
实习 |
毕业 论文 设计 |
合 计 |
一 |
秋季学期 |
15 |
2-3 |
|
|
2 |
|
|
|
20 |
春季学期 |
17 |
|
|
|
1 |
|
|
|
18 |
二 |
秋季学期 |
12 |
|
|
3 |
2 |
2 |
|
|
19 |
春季学期 |
18 |
|
|
|
1 |
|
|
|
19 |
三 |
秋季学期 |
12 |
|
|
3 |
1 |
3 |
|
|
19 |
春季学期 |
18 |
|
|
|
1 |
|
(4) |
|
19 |
四 |
秋季学期 |
10 |
|
|
3 |
2 |
|
|
4 |
19 |
春季学期 |
|
|
|
|
|
|
4 |
6 |
19 |
总 计 |
102 |
2-3 |
|
9 |
10 |
5 |
8 |
10 |
|
九、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核方式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实践学时 |
周学时 |
开课年级 |
开课学期 |
主要对应 毕业要求 |
专业 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27 |
公共体育课1 |
1.0 |
考试 |
36 |
4 |
32 |
|
理论(2.0)-实验(2.0) |
一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3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0 |
考试 |
48 |
48 |
|
|
理论(3.0) |
一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39 |
军事理论 |
2.0 |
考试 |
36 |
18 |
18 |
|
理论(2.0)-实验(2.0) |
一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61 |
大学英语1 |
3.0 |
考试 |
48 |
48 |
|
|
理论(3.0) |
一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70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2.0 |
考试 |
36 |
36 |
|
|
理论(2.0) |
一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71 |
形势与政策1 |
0.25 |
考试 |
8 |
8 |
|
|
理论(2.0) |
一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12810001 |
创业基础 |
1.0 |
考试 |
16 |
16 |
|
|
理论(1.0) |
一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1049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基础 |
1.5 |
考试 |
36 |
|
|
|
|
一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28 |
公共体育课2 |
1.0 |
考试 |
36 |
4 |
32 |
|
理论(2.0)-实验(2.0) |
一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62 |
大学英语2 |
3.0 |
考试 |
48 |
48 |
|
|
理论(3.0) |
一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72 |
形势与政策2 |
0.25 |
考试 |
8 |
8 |
|
|
理论(2.0) |
一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81 |
国家安全教育1 |
0.25 |
考试 |
4 |
4 |
|
|
理论(2.0) |
一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86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0 |
考试 |
48 |
48 |
|
|
理论(3.0) |
一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29 |
公共体育课3 |
1.0 |
考试 |
36 |
4 |
32 |
|
理论(2.0)-实验(2.0) |
二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63 |
大学英语3 |
2.0 |
考试 |
32 |
32 |
|
|
理论(2.0) |
二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73 |
形势与政策3 |
0.25 |
考试 |
8 |
8 |
|
|
理论(2.0) |
二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79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0 |
考试 |
48 |
40 |
8 |
|
理论(3.0)-实验(3.0) |
二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30 |
公共体育课4 |
1.0 |
考试 |
36 |
4 |
32 |
|
理论(2.0)-实验(2.0) |
二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64 |
大学英语4 |
2.0 |
考试 |
32 |
32 |
|
|
理论(2.0) |
二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74 |
形势与政策4 |
0.25 |
考试 |
8 |
8 |
|
|
理论(2.0) |
二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8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0 |
考试 |
48 |
40 |
8 |
|
理论(3.0)-实验(3.0) |
二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82 |
国家安全教育2 |
0.25 |
考试 |
4 |
4 |
|
|
理论(2.0) |
二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8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0 |
考试 |
48 |
48 |
|
|
理论(3.0) |
二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75 |
形势与政策5 |
0.25 |
考试 |
8 |
8 |
|
|
理论(2.0) |
三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37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实践 |
1.0 |
考试 |
16 |
16 |
|
|
理论(1.0) |
三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76 |
形势与政策6 |
0.25 |
考试 |
8 |
8 |
|
|
理论(2.0) |
三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83 |
国家安全教育3 |
0.25 |
考试 |
4 |
4 |
|
|
理论(2.0) |
三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77 |
形势与政策7 |
0.25 |
考试 |
8 |
8 |
|
|
理论(2.0) |
四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78 |
形势与政策8 |
0.25 |
考试 |
8 |
8 |
|
|
理论(2.0) |
四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84 |
国家安全教育4 |
0.25 |
考试 |
4 |
4 |
|
|
理论(2.0) |
四 |
2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88 |
党史 |
1.0 |
考试 |
16 |
16 |
|
|
理论(1.0) |
一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89 |
新中国史 |
1.0 |
考试 |
16 |
16 |
|
|
理论(1.0) |
一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90 |
改革开放史 |
1.0 |
考试 |
16 |
16 |
|
|
理论(1.0) |
一 |
1 |
|
无方向 |
公共基础课 |
21900091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1.0 |
考试 |
16 |
16 |
|
|
理论(1.0) |
一 |
1 |
|
无方向 |
小计 |
40.5 |
|
|
|
|
|
|
|
|
|
|
专业基础课 |
23050539 |
设计学概论 |
1.5 |
考试 |
24 |
24 |
|
|
理论(1.5) |
一 |
1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23050720 |
专业导论与学涯规划指导 |
1.0 |
考查 |
16 |
16 |
|
|
理论(1.0) |
一 |
1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23050722 |
设计素描(二) |
2.5 |
考查 |
40 |
40 |
|
|
理论(2.5) |
一 |
1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23050726 |
色彩与规则一 |
2.0 |
考查 |
32 |
32 |
|
|
理论(2.0) |
一 |
1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23050729 |
形态与形式一 |
2.5 |
考查 |
40 |
40 |
|
|
理论(2.5) |
一 |
1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23050935 |
设计素描一 |
2.0 |
考查 |
32 |
32 |
|
|
理论(2.0) |
一 |
1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
中外设计史 |
3.0 |
考试 |
48 |
48 |
|
|
理论(3.0) |
一 |
2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23050554 |
设计思维 |
2 |
考查 |
32 |
32 |
|
|
理论(2.0) |
一 |
2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23050810 |
图形创意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一 |
2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23050936 |
形态与形式二 |
2.5 |
考查 |
40 |
40 |
|
|
理论(2.5) |
一 |
2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23050938 |
色彩与规则二 |
2.5 |
考查 |
40 |
40 |
|
|
理论(2.5) |
一 |
2 |
|
无方向 |
专业基础课 |
23050811 |
字体设计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二 |
1 |
|
无方向 |
小计 |
27.5 |
|
440 |
|
|
|
|
|
|
|
|
专业课 |
23050996 |
广告摄影 |
2.5 |
考查 |
40 |
20 |
20 |
|
理论(5.0)-实验(5.0) |
一 |
2 |
|
无方向 |
专业课 |
23050813 |
版面设计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二 |
1 |
|
无方向 |
|
23050812 |
插画设计 |
3.5 |
考查 |
56 |
56 |
|
|
理论(3.5) |
二 |
2 |
|
|
专业课 |
23050758 |
标志设计 |
2.5 |
考查 |
40 |
40 |
|
|
理论(2.5) |
二 |
2 |
|
无方向 |
专业课 |
|
广告创意设计 |
4.0 |
考查 |
64 |
64 |
|
|
理论(4.0) |
二 |
2 |
|
无方向 |
专业课 |
23052011 |
动态图形设计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二 |
2 |
|
无方向 |
专业课 |
24050164 |
印刷工艺 |
2.0 |
考查 |
32 |
32 |
|
|
理论(2.0) |
二 |
2 |
|
无方向 |
专业课 |
24050166 |
信息图形设计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三 |
1 |
|
无方向 |
专业课 |
23050759 |
界面设计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三 |
1 |
|
无方向 |
专业课 |
|
智能包装设计 |
4.0 |
考查 |
64 |
64 |
|
|
理论(4.0) |
三 |
1 |
|
无方向 |
专业课 |
23050814 |
品牌形象设计 |
4 |
考查 |
64 |
64 |
|
|
理论(4.0) |
三 |
2 |
|
无方向 |
专业课 |
|
跨媒介出版设计 |
4 |
考查 |
64 |
64 |
|
|
理论(4.0) |
三 |
2 |
|
无方向 |
小计 |
38.5 |
|
616 |
|
|
|
|
|
|
|
|
专业限选课 |
|
生成式AI与视觉创新设计 |
1 |
考查 |
16 |
16 |
|
|
理论(1.0) |
二 |
1 |
|
无方向 |
专业限选课 |
|
图案纹饰AI智能设计 |
2.0 |
考查 |
32 |
32 |
|
|
理论(2.0) |
二 |
2 |
|
无方向 |
专业限选课 |
24050752 |
视频广告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三 |
1 |
|
无方向 |
专业限选课 |
24050755 |
平面设计风格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三 |
1 |
|
无方向 |
专业限选课 |
24050170 |
新媒体与交互设计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三 |
2 |
|
无方向 |
专业限选课 |
24050757 |
包装设计实践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三 |
2 |
|
无方向 |
专业限选课 |
24050753 |
环境导视设计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四 |
1 |
|
无方向 |
专业限选课 |
24050758 |
论文写作 |
2.0 |
考查 |
32 |
32 |
|
|
理论(2.0) |
四 |
1 |
|
无方向 |
专业限选课 |
24050759 |
文创产品设计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四 |
1 |
|
无方向 |
专业限选课 |
24050760 |
品牌策划与设计 |
3.0 |
考查 |
48 |
48 |
|
|
理论(3.0) |
四 |
1 |
|
无方向 |
小计 |
26 |
|
416 |
|
|
|
|
|
|
|
|
应修学分与学时 |
16 |
|
256 |
|
|
|
|
|
|
|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1900065 |
军事技能 |
2.0 |
考查 |
112 |
|
|
112 |
实践(56.0) |
一 |
1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260006 |
工程训练III |
1.0 |
考查 |
24 |
|
24 |
|
实验(24.0) |
一 |
1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660001 |
入学教育 |
0.0 |
考试 |
24 |
24 |
|
|
理论(24.0) |
一 |
1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050169 |
民间艺术考察 |
2.0 |
考查 |
48 |
|
48 |
|
实验(24.0) |
二 |
1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050703 |
图形专题设计 |
3.0 |
考查 |
48 |
|
48 |
|
实验(24.0) |
二 |
1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050704 |
广告专题设计 |
3.0 |
考查 |
48 |
|
48 |
|
实验(24.0) |
三 |
1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050702 |
设计调研 |
3.0 |
考查 |
72 |
|
72 |
|
实验(24.0) |
三 |
1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050110 |
专业实习(暑假) |
2.0 |
考查 |
48 |
|
48 |
|
实验(3.0) |
三 |
2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050706 |
非遗专题课程设计 |
3.0 |
考查 |
48 |
|
|
48 |
实践(16.0) |
三 |
2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050225 |
毕业设计 |
10.0 |
考查 |
240 |
|
240 |
|
实验(10.0) |
四 |
1、2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051003 |
毕业教育 |
0.0 |
考查 |
24 |
24 |
|
|
理论(24.0) |
四 |
2 |
|
无方向 |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
25051004 |
毕业实习 |
4.0 |
考查 |
96 |
|
|
96 |
实践(24.0) |
四 |
2 |
|
无方向 |
小计 |
33 |
|
528 |
|
|
|
|
|
|
|
|
公共选修课程
建议选修课程 |
公共选修课程模块 |
主要对应毕业要求
|
学分
|
学时
|
美育类 |
1、5、8 |
8 |
128 |
人文社科类 |
1、5、8 |
创新创业类 |
1、5、8 |
自然科学类 |
1、5、8 |
国际视野类 |
1、5、8 |
最少选修学分与学时 |
每个学生跨学科大类至少选修8个学分,其中国际视野类课程至少取得2个学分、美育类“公共艺术课程”至少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美育类“公共艺术课程”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种类型课程,其中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至少取得1个学分。 |
8 |
128 |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模块(≥ 10 学分)
课程类“创新创业教育”(≥ 4 学分) |
第二课堂类(≥ 6 学分) |
创业 基础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实践 |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 |
公共选修类创新创业课程 |
思想 政治 |
劳动 |
体育 |
美育 |
创新 创业 |
1学分 |
1学分 |
≥2学分 |
不限 |
≥1学分 |
≥1学分 |
≥1学分 |
≥1学分 |
≥2学分 |
公共 必修课 |
公共 必修课 |
专业 必修课 |
公共 选修课 |
项目认定 |
由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开课及管理 |
课程大纲由学工处和创新创业学院联合组织制定,内容包括职业发展、就业和创业实践相结合 |
遴选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重构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并在课程类别进行标识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
以上项目可通过参加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及公益工作等获得第二课堂学分。参照《“第二课堂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暂行)》(厦理工﹝2020﹞4号)进行学分认定 |
十、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结构表
课程类别与性质 |
学 时 数 |
学 分 |
讲课 |
实践 |
其他 |
合计 |
课内教学 |
必修 |
公共基础课 |
596 |
168 |
0 |
764 |
40.5 |
学科专业基础课 |
248 |
208 |
0 |
392 |
27.5 |
专业课 |
228 |
388 |
0 |
616 |
38.5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88 |
168 |
0 |
256 |
16 |
公共选修课 |
128 |
0 |
0 |
128 |
8 |
小 计 |
1440 |
A=788 |
0 |
2228 |
134 |
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
共 35 周 |
B=33 |
第二课堂类 |
|
C≥6 |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 (B+C+A/16)/总学分】*100%=52% |
根据就业需求,建议本专业学生辅修数字媒体艺术或传播学相关专业。
专业培养方案制订程序信息
专业指导委员会 意见 |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
学院 审查意见 |
学院(公章): 分管院长(签字): 年 月 日 |
教务处 审核意见 |
单位(公章): 处长(签字): 年 月 日 |
学校教学指导 委员会审批意见 |
主管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