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巴尔干要闻

巴尔干要闻

“中间走廊”扩员:保加利亚与哈萨克斯坦开启战略合作

保加利亚总统鲁门·拉德夫(左)与哈萨克斯坦总统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会晤(图片来源:Trend趋势通讯社)

2025年6月8日至9日,保加利亚总统鲁门·拉德夫(Rumen Radev)对哈萨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本次拉德夫总统与哈萨克斯坦总统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会谈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签署了一份合作开发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TITR,又称“中间走廊”)的谅解备忘录。该协议标志着更广泛的地缘经济转型,旨在打造东西方之间的替代贸易和过境路线,以应对欧亚地区不断变化的格局。双方同意探讨将保加利亚瓦尔纳港和布尔加斯港纳入该运输走廊的规划,并成立运输和物流联合工作组。保加利亚位于黑海沿岸,是哈萨克斯坦在“中间走廊”框架内的天然合作伙伴。布尔加斯港是黑海最大的物流枢纽之一,有望成为“中间走廊”货物运输的关键中转站。拉德夫总统称,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的重要战略伙伴”,并敦促双方利用各自的地缘战略地位“促进亚欧互联互通”。

连接欧亚大陆的“中间走廊”示意图(来源:保加利亚交通部官网)

“中间走廊”连接中国、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国家,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一路通向黑海港口,是东西方之间的重要多式联运通道。近年来,随着北方传统运输线路因地缘政治紧张和制裁影响出现不稳定,“中间走廊”的战略价值显著提升。2024年,经该通道运输的货物总量达到约450万吨,同比增长62%,但目前通道运力仅利用了一半,官方计划到2028年将年运能提升至1000万吨。哈萨克斯坦正在加快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例如在阿克套港(Aktau Port)新建集装箱枢纽,将年处理能力从14万标准箱增至24万标准箱。通过连接瓦尔纳、布尔加斯与南高加索港口,中间走廊可使中亚商品更便捷地通过黑海抵达欧洲市场,显著提升跨洲物流效率。

当今世界,物流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产和经济影响力的基石,每一条新的运输路线都不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条线,而是体现着国家安全、能源可达性、可持续发展和地缘政治定位。阿塞拜疆政治分析家阿泽尔·加拉耶(Azer Garayev)向《趋势》(Trend)杂志记者表示,全球运输形势的变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以及能源安全问题,都增加了“中间走廊”的战略重要性。他强调,这条路线不仅是南北走廊的竞争对手,更是地缘经济版图上的一股变革力量。它的发展无疑将刺激沿线各国的经济增长。

随着“中间走廊”的重要性增强,中亚国家在区域格局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欧亚合作模式趋于多元化。2025年6月16-18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哈双方签署了总额逾24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其中包括在哈萨克斯坦打造一个大型物流工业“超级枢纽”的三方谅解备忘录(注:由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快运股份公司(KTZ Express)、中国物流公司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YXE Trading Service Group)和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国际贸易海港国有股份公司三方签署,旨在加强码头基础设施和物流合作)。托卡耶夫总统在峰会上发言强调,哈萨克斯坦将推出首个“一带一路”通道,并主张将其与中国西部—西欧通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和南北走廊等主要运输走廊对接。他同时提议探讨在里海港口库雷克与中国共同建设一个中哈联运货运码头,以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者,中国正积极助力“中间走廊”与“一带一路”深度融合,打造更具韧性的欧亚经济大动脉,为后全球化时代的贸易流动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