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科索沃(临)“国防部长”埃尤普·马克东奇(Ejup Maqedonci)、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皮尔罗·文古(Pirro Vengu)和克罗地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阿努西奇(Ivan Anušić)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签署了《关于加强防务合作的宣言》(Deklaracija o jačanju obrambene suradnje)。宣言具体细节尚未公布,但综合三方公开的说法,该宣言旨在:巩固与加强三边防务联盟,联合应对安全挑战,共同打击混合威胁;合作提升三方的防务能力,发展国防工业和技术;通过教育、训练和联合演习提高三方之间的军事互操作能力。此外,该宣言还宣称阿尔巴尼亚与克罗地亚两国将密切合作,统一政治立场,以支持科索沃(临)全面融入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另据报道,该宣言是一份开放性协议,保加利亚方面已经收到加入邀请。
宣言签署期间,三方代表阐述了宣言签署的目的。文古表示,“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临)在国防领域可以借鉴克罗地亚的经验,这份声明不仅体现了政治意愿,更凝结了我们共同的优先事项,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我们需要在这个关键领域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阿努西奇表示,“新的地缘政治形势要求建立新的联盟并加强既有的合作,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临)在维护欧洲这一地区的稳定方面拥有强烈的共同利益。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防合作,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并加强我们军事工业领域的合作”;马克东奇则表示,“基于我们共同的价值观、相同的地缘战略取向和对区域合作的相互承诺,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和科索沃(临)致力于加强合作,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领土和人民,为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他进一步补充说,“这种合作不对任何一方构成威胁,但它将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所有胆敢威胁西巴尔干地区安全、和平与稳定以及我们各国安全的人,将会面对我们三国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利益所凝聚的坚定力量”。
塞尔维亚外交部于该宣言签署当天发布了措辞严厉的公告,宣布将紧急要求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两国外交部就该宣言的性质和目的作出详细解释,理由是“两国以及普里什蒂纳临时自治机构的非法代表已根据该备忘录采取了破坏地区稳定的措施”。公告进一步宣称:这一军事联盟是在没有与贝尔格莱德协商的情况下成立的,直接参与其中的是“一个缺乏国际合法性、对塞尔维亚人民和整个地区构成安全威胁的机构”,这是一种公然的挑衅,也是对当地现状的严重漠视,塞尔维亚不会默默接受这一点;这份备忘录并非随意合作的结果,而是旨在孤立塞尔维亚、加强塞尔维亚南部省份准军事机构的针对性战略,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塞尔维亚的两个邻国决定启动这一安排,并且还向其第三个邻国——保加利亚发出了加入的邀请,因此塞尔维亚有权要求解释为什么塞尔维亚被排除在该地区的集体安全谈判之外。
塞尔维亚国防部长布拉迪斯拉夫·加西奇(Bratislav Gašić)指出:“局势的发展对塞尔维亚来说并不意外,因为萨格勒布和地拉那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将普里什蒂纳的临时自治机构‘通过后门’引入北约,同时还协助建立所谓的‘科索沃军队’;这是邻国的挑衅行径,是不可接受的,破坏了加强地区安全的努力,科索沃和梅托希亚仍然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这种局势凸显了加大对塞尔维亚军事现代化投入的战略意义,我们将继续系统而坚定地发展国防能力;我们坚信,唯有通过加强相互信任和尊重该地区所有国家的合法利益,方能实现巴尔干地区局势的全面和长期稳定。”武契奇19日在布鲁塞尔会见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后,向记者发表了对该问题的看法,认为该宣言违反了1996年的《次区域军备控制协议》,“他们在我们地区掀起了一场军备竞赛,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困难的局面……我们将保卫我们的国家免受任何潜在侵略者的侵害,即便侵略者实力强大”,武契奇还表示,他几乎可以肯定北约对此事并不知情。
面对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应,宣言签署方也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回应。科索沃(临)的回应最为激烈,其“外交和侨民事务部”于19日发布公开声明,谴责塞尔维亚就该宣言发布的声明,认为“该声明不仅具有挑衅性和威胁性,而且公然违反了《布鲁塞尔协议》”,“塞尔维亚的言论充满霸权色彩,企图将自己展现为西巴尔干地区的主导力量”。
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文古在19日向媒体评论该宣言的签署时表示,“我们以及所有盟军机构的评估是,在边境地区,有人多次试图制造不稳定局势,威胁秩序和安全。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和警惕,以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这是一项开放而非排他性的协议,我们的保加利亚同仁也有兴趣参与其中,因为他们对该地区威胁的看法与我们一致,如果黑山和北马其顿有意愿加入该协议,我们当然完全开放”。
阿努西奇20日在其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克罗地亚向贝尔格莱德询问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种事情绝不会再发生”。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20日出席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会议期间对塞尔维亚的反应作出评论,表示“这是一份合作备忘录,其中没有任何敌对性质,克罗地亚无需为此征询任何一方的意见,无论是塞尔维亚还是北约”,普连科维奇还补充道,“我们必须关注波黑的稳定和塞尔维亚的局势,现在是时候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易燃’的地区了。”
塞尔维亚前外交官佐兰·米利沃耶维奇(ZoranMilivojević)在接受《闪报》(blic)采访时表示: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均为北约成员国,其安全并不会受到威胁,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建立此类联盟。他认为,这份协议带有明显的反塞尔维亚倾向,传递的信息是两国并未将塞尔维亚视为盟友和朋友,而是潜在的对手。米利沃耶维奇认为该协议有三个目标:确认并巩固科索沃(临)的“国家地位”;向塞尔维维亚传递明确信号,即科索沃(临)的“国家地位”是不可侵犯的事实;彰显巴尔干和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族问题事关克罗地亚的长期战略利益。米利沃耶维奇进一步补充道,“巴尔干地区历史上也存在过这样的联盟,但是这些联盟通常是针对大国而设立的,如今这个联盟却将矛头直指塞尔维亚,将其定义为潜在的侵略者,并暗示索沃(临)将受到签署国的共同保护”。
在跨大西洋防务关系不稳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巴尔干的这一军事合作宣言反映出有关方面正在寻求某种替代方案,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巴尔干的安全局势有着相似的担忧和解读。尽管有分析认为这一宣言并不意味着建立了一个正式的军事防御联盟,但是塞尔维亚与宣言签署方的有关声明均措辞激烈且针锋相对,无疑表明这一宣言将加剧巴尔干的紧张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