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阿塞拜疆外长和亚美尼亚外长宣布已就两国之间的和平协议文本达成一致。这一消息似乎预示着两国因纳卡问题长达三十五年的冲突将得到解决,为南高加索地区带来持久和平。但许多媒体报道,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尚未就何时何地签署和平协议进行谈判,两国的和平之路仍然漫长。
虽然和平协议的文本尚未正式公布,但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在当天表示:“公众没有读过文本,但我们不能说他们不熟悉文本内容。我们推动就协议文本达成一致这项工作已经四年了,事实上,它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协议文本共有17点内容,其实质是亚阿双方愿意从零开始建立关系。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承认彼此的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可侵犯,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两国边界(划界进程自2024年4月开始,由两国副总理监督)。协议还宣布两国将建立双边外交关系。
过去一个月内,两国谈判的重点在于以下几项条款:确认不在边界沿线部署第三国军队,相互从国际法院撤回索赔要求,且不就协议签署前存在的争端提起诉讼。关于第三国问题,阿塞拜疆要求监测亚阿边界局势的欧盟驻亚美尼亚特派团(EUMA)撤出,阿塞拜疆方面认为该特派团打着民事特派团的幌子,实际上却在从事情报活动,多次对其进行批评。关于两国的法律诉求,自2021年以来,亚美尼亚已多次提起诉讼,指控阿塞拜疆不遵守《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2023年,在纳卡地区被阿塞拜疆控制后,约10万亚美尼亚人离开该地区,亚美尼亚要求阿方不得采取“将剩余亚美尼亚族赶出纳卡”的行动。阿塞拜疆则在反诉中指责亚美尼亚基于种族原因歧视该地区的阿塞拜疆人,并破坏当地文化遗址。2023年11月,联合国国际法院裁定阿塞拜疆必须确保尚未离开纳卡地区的亚族居民安全。
对于亚阿和平协议的新进展,欧盟、美国和俄罗斯等均表示欢迎,认为两国就和平协议达成一致为南高加索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繁荣铺平了道路。但亚阿两国及一些国际媒体认为,就和平协议文本达成共识并不意味着两国即将签署和平协议。从两国外交部的新闻发布就能体现出双方仍在暗中较劲。
阿塞拜疆外交部于3月13日率先就和平协议发表声明,称谈判已结束,随后提出了协议签署的条件。首先,阿塞拜疆要求亚美尼亚必须修改宪法,取消“对阿塞拜疆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主张”。此处指的是,亚美尼亚宪法的序言部分提到了1990年《独立宣言》,而该宣言包含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当时仍属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统一的内容。阿方认为,只要对纳卡地区的主权要求仍然载入亚美尼亚法律,帕希尼扬之后的政府就有可能违背这一声明,重提对纳卡地区的主权要求。帕希尼扬淡化了这一问题,他表示,“亚美尼亚宪法没有对阿塞拜疆或任何其他国家提出领土要求。”他还承诺将通过全民公投来修改宪法,但不少专家认为,此举很难实现,投票结果很可能是“反对”。
其次,阿塞拜疆要求正式解散欧安组织(OSCE)为解决纳卡问题而成立的明斯克小组。该小组成立于1992年,由俄罗斯、美国和法国领导。要解散明斯克小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需要联合向欧安组织提出申请,而每年年底召开的欧安组织部长理事会将做出决定。
在阿塞拜疆外交部发表声明的几小时后,亚美尼亚外交部也发表了声明,表示接受阿方对于协议草案最后未达成一致条款的提议,并称愿意发表双方已达成一致的联合声明。但亚方的声明强调:“阿塞拜疆官方更倾向于单方面发表声明。”对于亚美尼亚做出的种种让步,亚美尼亚主要反对派在3月14日谴责了帕希尼扬政府,他们认为该协议不会解决亚阿之间的长期冲突。亚美尼亚政治学家约翰尼·梅利基扬(Johnny Melikyan)指出,阿塞拜疆本身的立场并不积极。尤其是对于亚美尼亚修改宪法的要求表明阿方“并不寻求签署该协议”,因为两方达成一致的文件中已有承认彼此领土完整的条款。
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能够顺利签署和平协议,土耳其将从中获益,因为亚美尼亚是唯一一个与土耳其边境关闭的邻国,此举不仅为土耳其提供了一个与亚美尼亚建立关系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土耳其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和存在将得到扩大,此前该国已与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