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6月7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本硕博各学段学生共赴脱贫攻坚动员令“首发地”阜平县骆驼湾和顾家台,开展“悟原理探脱贫密码担使命助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大课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社会,感悟党在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创新理论实践伟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师生们重点考察了阜平龙泉关镇特色农业和特色民宿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实地学习党建如何引领带动村民增收,深刻感受了龙泉关镇“时代红”“生态绿”和“文化古”深度融合的发展活力。镇党委书记韩文博为师生讲授的思政课、副镇长曹建平的现场教学深化了师生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凝聚了将“小我”融入“大我”的共识。学生“知识擂台赛”和“调研汇报”的互动,展现了青年学生触摸社会的切身体会和使命担当。此次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是一次深刻的国情教育和思想淬炼,强化了师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发展的信念,做到了师生共育。实践团队不仅带回了鲜活的“阜平经验”,更进一步坚定了以青春之力投身强国伟业、在服务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书写时代华章的决心。学校长期坚持将社会大课堂作
2025
6月4日,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孔德强率教师团队赴阜平县融媒体中心调研,深化高校与县级融媒体协同创新,提升新闻传播学院全媒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落实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学院班子成员、新闻系、实验中心骨干教师代表参加,并与阜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融媒体中心领导班子及业务骨干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围绕县级融媒体的发展、产学研合作、人才需求与技术赋能的新路径展开讨论。孔德强分享学院的育人实践,他谈到,学院聚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目标,坚持开展“14+4”实训教学模式,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学生新闻报道的四力。教学副院长陈婧薇详细介绍了近几年学院的实践教学成果、产教融合项目以及全媒型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情况。阜平县融媒体中心书记阎慧希望能与学院在融媒体中心建设、实践教学等领域达成广泛深入的合作。中心主任李秀芹介绍了阜平融媒体的基本情况,分享中心通过媒体融合改革实现多方增长的经验。多年来,新闻传播学院持续打造校媒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与省内多家主流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媒体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025
倏忽岁华,春秋代序。6月5日,教育学院为2025届本科毕业生精心组织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德育答辩活动。活动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检验毕业生大学期间的理想信念与道德修养,见证青春学子在精神层面的成长与蜕变,是大四本科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堂生动思政课”。在德育答辩筹备阶段,毕业生们四年的成长历程,将他们在校期间的所学所获、难忘的典型事件、深刻的成长感悟以及未来的人生规划,凝练成德育论文。这些饱含深情的论文共计56万字,学院将其精心辑印成册,成为毕业生们镌刻青春记忆的珍贵纪念。此次答辩委员会由学院领导班子、各系室专任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40名教师组成。他们分成11组,认真审阅每一篇德育论文,并在答辩过程中悉心聆听学生们的成长故事,针对学生们走出校园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激励毕业生带着在大学涵养的品格与智慧,勇敢奔赴人生新征程。时光回溯到四年前,2021级学子初入校园时还带着青涩与懵懂。在师大这片沃土上,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成长的洗礼。军训时,汗水浸透衣衫,却磨炼了坚韧的意志,集体荣誉感在同学们的彼此扶持中不断增强;课堂内外,合作探究成为常态,团结协作的意识深深扎根;实习实践活动中,同学们
2025
6月5日晚,初等教育系在美术与设计学院报告厅举办2025年“桃李学子奖”颁奖典礼暨毕业展示。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代表、学工队伍以及各年级学生代表近300人参加。系主任潘新民致辞,他表示,“桃李学子奖”的设立,不仅是对同学们突出表现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师范生未来成长的美好期待。他寄语全体同学,要以获奖同学为标杆,见贤思齐,砥砺前行,在追求卓越的征途中不断突破自我,勇攀高峰。“桃李学子奖”共设10个奖项。经过个人申报、年级推荐、系内联评,最终评选出11个获奖个人和1个集体。其中,2022级本科生王子燚获“自立自强奖”,2022级本科生顾一哲获“学生干部奖”,2022级本科生高琬宸获得“全面发展奖”,2021级本科生宋妮诺、2022级本科生刘盈澈获“体育运动奖”,2022级本科生刘雨然获“文艺才能奖”,2023级研究生刘佳、2021级本科生黄锦笛获“教学技能奖”,2022级本科生许琦获“学习榜样奖”,2022级本科生王天策获“公益实践奖”,2021级本科生李泽民获“科创智慧奖”,2021级启智园八号楼610宿舍获“文明宿舍奖”。到场嘉宾逐一为获奖学生颁奖。毕业展示环节紧扣
2025
展技能风采,育健康心灵。5月29日,教育学院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在综合楼507教室举行。本次大赛主要面向2024级全体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开展,重点聚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激励学生在模拟课堂的实战中锤炼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互鉴朋辈优点,明确未来努力方向。大赛邀请学院科研副院长贾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负责人商士杰及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心理系教师作为评委指导比赛开展。大赛伊始,贾宁结合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和内容作赛前动员。他简要阐述了教学技能竞赛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强调扎实严谨的教学实践能力是同学们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石,勉励大家珍惜学院创建的平台,以赛促练,赛出水平、交流共进。22位参赛学子紧扣中小学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巧妙融入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案例,熟练运用视频、动画等各类多媒体技术,以生动得体的教姿教态和富有启发的互动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自身最好的状态和水平,赢得评委老师的高度赞赏与观摩师生的一致认可。比赛结束后,安莉娟老师代表评委组进行逐一点评。她对选手们展现出的整体教学素养和从教能力给予充
2025
5月29日,音乐学院实践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在石家庄市第六中学举行。仪式上,石家庄市第六中学党委书记朱桦首先致辞,她高度评价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办学成就与师范教育特色,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充满期待。她表示,期待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加强交流与沟通,科学合理开展合作项目,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孟祥文介绍了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悠久历史和基本情况。她希望双方立足河北音乐教育、文化艺术发展,不断深化校际合作,创新美育模式,创造更多更辉煌的成绩。随后,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进行授牌,并现场观看石家庄第六中学“明德惟馨君子致远”传统文化成果展示。5月28日,石家庄第六中学党委书记朱桦、副校长李爱巧一行3人应邀到音乐学院进行洽谈,双方围绕就业、实习实践等合作事宜进行广泛交流。5月30日,学院邀请部分石家庄第六中学教师代表观看叩响音乐之门,并进行交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音乐学院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与实习就业基地建设,与各学校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音乐学院将继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在师资队伍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实习实
2025
5月26日下午,音乐学院与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开展联学联建活动。此次活动以“党建座谈+主题音乐会”的形式,为师生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推动党建与美育深度融合。在交流座谈环节,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正处级辅导员耿会清致欢迎辞,副院长张新中对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基本情况进行介绍。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沈金宝对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表达感谢。音乐学院教学副院长徐琨简要介绍音乐学院的悠久历史和基本情况。音乐学院教师第一、第四党支部与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党课教学团队党支部聚焦创新党建工作进行探讨。音乐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杨青分享了“之悟讲堂”系列讲座,以及作为全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经验。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党课教学团队负责人张小军则围绕“党建+美育”模式,详细阐述了联合其他学院构建“1+N”艺术党课体系,将艺术党课巧妙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交流环节后,双方就联学联建工作达成共识并签署合作协议,以推动党建资源与艺术教育资源的双向赋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会议结束后,举行了“演绎和谐——党建引领美育浸润”主题实践音乐会,两院青年博士教师同台献艺,对14首红色歌曲和中外歌剧
2025
5月29至30日,商学院党委书记田秀梅、院长张学文、各系主任、MBA教育中心副主任一行到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4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与改革开展专题调研,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对商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推进新时代商科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伍蓓从推动跨学校合作、探索未来大学新形态、互联网时代的“2541”人才培养体系、“数字+”学科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等方面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实践经验;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正卫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校企课程共建、工商管理数字创新实验班、本科双学位建设、MBA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执行院长、MBA中心主任章剑林从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建设、专业教材建设、短学期课程培养、中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等领域介绍了电子商务和国际商务2个培养方向的创新实践;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杨伟介绍了学院在“数智化”背景下卓越学院建设、新商科专业改革、创新实验班建设、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决策进课程进教材、学生专业选择、文科实验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