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返回]

谈谈美育的特点

2025年06月03日 10:30 迟景云 点击:[]

报告时间:2025-06-13 14:00

报告地点:美术馆二楼会议室

报告人:杜卫

主办单位:美术学院

报告人学术简介
   杜卫,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浙江科技大学校长、杭州师范大学校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教育部高校美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委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是艺术哲学、美育学和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主持完成五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出版《走出审美城》、《美育论》、《审美功利主义》《心性美学》《美育学》《谈美育》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教育研究》《美术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美育学概论》(教材)和《高校美育教师手册》。
报告内容
   审美经验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者欣赏和创作艺术美时的美感体验,具有感性、超功利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说美育“基于审美经验”是指美育是通过受教者进入审美经验状态、积累审美经验、逐渐养成审美素养的过程。美育过程是一个审美经验过程,是在情感体验过程中施教;审美经验积累是指,美育需要让学习者持续接受优秀艺术品和自然景观的浸润,由此不断增强学习者的审美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也就是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讲“美育是基于审美经验的人文教育”首先就把美育同其它偏重知识教育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人文教育区分开。同时,美育也是最能体现人文教育的人本主义特性,最具有基础性和最人性化的一种教育形态。由于审美和艺术本身就是人文的,审美经验本身内在包含着人文内涵,因此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审美素养的提高也内在包含了人文教育的意义。任何优秀艺术作品都内在地拥有某种经典的审美范型,这种审美范型是历史的,蕴含着丰厚的人文意涵,经典艺术品的审美范型反过来可以塑造审美主体的知觉范型。因此,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学习内在包含了对学习者知觉、想象、体验方式的塑造,这是美育最深刻的育人机制。

上一条: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写作的基本方法 下一条:BSCF透氧膜的渗透机理及制氧系统研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