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组织开展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计算机系组织开展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计算机系社团,班级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努力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有为青年,用实践和奉献向学校六十周年校庆献礼。根据团中央、省教育厅、团省委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组织开展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计算机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同时,鼓励党政干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社会实践团队。

  二、活动主题

  实践奉献迎校庆?青春点亮新时代

  三、活动时间

  2017年7月-9月

  四、活动内容

  (一)理论普及宣讲活动

  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等为契机,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革命老区等地,开展宣讲报告、学习座谈、调查研究形式多样的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丰富内涵,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二)绿色电力精准扶贫行动

  借鉴我校绿色电力新能源扶贫行动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我校能源电力学科优势,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助力地方脱贫攻坚行动。聚焦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西部等地的脱贫攻坚重点县乡村,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学校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研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精准扶贫”模式,形成资料数据详实的调研报告和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为主要手段,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三)国情社情观察活动

  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从城镇化建设、“三农”问题、脱贫攻坚、教育改革、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建设等社会普遍关注、对经济和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改革开放变化中,选取细致切入点作为调查主题,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农村,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座谈访谈等形式开展调查和研究,切身感受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深刻领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发展理念。

  (四)教育关爱服务实践活动

  以我校与顺平县政府联合开展的“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七彩假期、夏令营、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教育精准扶贫关爱活动,努力把“情暖童心”项目创建成为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组织团队到中西部或其他基础教育薄弱的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县区,以关爱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士为重点,开展课业辅导、亲情陪伴、康复护理、扶残助残、爱老敬老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爱心和温暖,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贡献青春正能量。

  (五)美丽中国节能环保行动

  组织学生到生产企业、能源行业、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围绕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变化、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内容,开展能源利用调研、生态文明调研、环保知识普及、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就发现的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对策建议,提高环境保护危机意识,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弘扬低碳生活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六)博硕生促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活动

  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从学生视角体验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通过观察体验领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刻认识《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互联网+”和“双创”政策措施。发挥博硕生的专业技能,建立产学研一体化链条,将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应用,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产品研发、制度创新等工作,为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七)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结合“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实践项目,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科研实践、创业实践。可结合课内外科研项目落地转化进行交叉创新、累进创新,可对前期创新创业项目继续深化完善,可结合当地实际需求进行创业项目开发,可积极寻求政府、企业、孵化器等社会资源支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实体化奠定基础。

  (八)喜迎六十周年校庆专项实践活动

  鼓励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庆活动,以实际行动向母校六十华诞献礼。形式可参考但不限于:

  1.寻访社团人实践活动。活动是由校团委发起实施的校庆专项实践项目。活动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为主体,寻访校友中的“社团人”,以社团发展为脉络,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收集整理文字、故事、照片、视频等珍贵历史资料。寻访一位社团人,挖掘一个社团故事,收集一组社团活动老照片、视频、文稿、物品、档案等资料,征集一条社团发展的建议,拍摄一条社团人对母校生日的祝福微视频。申报此专项的团队,在实践结束后,将资料整理后统一交至校团委,校团委将根据团队实践情况进行评优,并给予相应评优奖励和资金支持。

  2. 采访优秀校友活动。活动是由对外联络部和校团委共同发起的校庆专项实践项目。为迎接母校60周年校庆,传递母校问候,弘扬母校精神,凝聚校友力量,鼓励学生利用暑期时间走访优秀校友和优秀校友企业,采用走访、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实践成果形式为实践报告、校友通讯录、采访稿、祝福视频等。主要内容包括:带去母校对校友的问候;采访各地校友,收集各行各业校友信息;征集校友们对母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征集校友对母校60周年校庆的祝福视频;征集反映学校历史的照片、物件等。对外联络部将申报重点团队进行资金支持。实践结束后,各实践队按照要求提交实践材料,参与评优表彰。活动详细方案见对外联络部后续通知。

  (九)就业创业实训专项活动

  活动是由就业指导中心和校团委共同发起的实践项目。项目旨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学生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训相脱节的难题,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视野和就业实训渠道,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让学生体验企业文化,践行企业精神,全面提升在校学生综合素质;深入实训企业,领略员工多样风采,了解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活动拟定于6月下旬开始报名,详情请关注学校就业网jiuye.ncepu.edu.cn及“华电就业”微信公众号。

  (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

  2018年全国青年“三下乡”活动是团中央组织开展的全国性大型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该项目共设计9个方面重点内容,并联合有关单位实施16个专项活动,包含“井冈情·中国梦”“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追寻青春足迹·红色筑梦之旅”“健康扶贫青春行”“推普脱贫攻坚”等众多专项行动,优秀团队及个人经校团委评比推荐参与活动将有机会获得团中央颁发的“三下乡”实践奖。

  (十一)“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

  2018年暑期河北省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体验省情·服务群众”“改革开放·开创美好,永远跟党走”百万师生主题实践活动,是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面向河北省范围组织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参与群体既包括大学生,也包括青年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团学干部、辅导员。主要内容涵盖高校思政课堂拓展、志愿服务对接精准扶贫、创新创业实践、改革开放成果调查、“智慧乡村”建设、“追寻红色足迹”实践等六个方面。校团委将在学校社会实践评优的基础上,推荐若干先进优秀参加河北省评比表彰。

  五、工作安排

  (一)项目申报立项

  1.系级社会实践项目申报:计算机系各社团(研究生团委、本科生团委、研究生会、学生会、研究生自律会、本科生自律会、系青协、系红十、系科协、系MMD、记忆传媒),每个社团拟申报一支系队,请于2018年6月25日前提交电子版《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申报书》(附件1),发送邮箱:hdjsjxtzz@126.com。

  2.自由(班级)组队/个人实践立项:6月28日前,本科生研究生各班级支书,收齐本班级成员立项申请表打包发送hdjsjxtzz@126.com。跨院系组队的,向队长所在院系提交。

  (二)团队网络报备阶段(7月18日前)

  于7月18日前,将组建的院系级团队信息通过“三下乡”活动官方网站进行报备(具体流程见网站说明:http://sxx.youth.cn)。未登记报备的团队,不能参与全国级、省级、校级社会实践的评优表彰。

  (三)活动开展阶段(暑假期间)

  实践活动采用组队集中实践与个别分散实践相结合,学生根据实践计划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过程中,注意记录保留活动日志、照片、视频、调研资料等相关资料,及时撰写发布活动新闻。实践结束后,撰写实践报告并对活动进行总结。校级重点团队,原则上要求不少于15张实践过程照片,不少于1篇校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报道,有条件的团队鼓励拍摄活动视频。 

  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应填写《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鉴定表》(附件2),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参加社会实践并通过鉴定的,由院系团委(团总支)给予课外素质学分认定。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或者参加活动而没有按要求递交《社会实践鉴定表》及社会实践报告的学生,取消2018-2019学年度的评优资格。

  (四)活动宣传展示阶段(7月-9月)

  1.注重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分享传播,及时与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在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校团委将择优在团委微信平台展示,并择优向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河北学联微信公众平台等推送。

  2.社会实践结束后,校团委将汇总优秀社会实践成果,编订《社会实践优秀成果集》,并将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网站、宣传展板等媒介在学校进行集中宣传展示。针对优秀项目与个人,运用形式多样的分享会、新媒体展示等线上线下形式来宣传实践育人的典型人物与事迹。

  (五)总结表彰阶段(9月—10月)

  1.暑假结束开学后一周内,各实践团队将实践日志、实践报告、实践鉴定表、活动照片、视频等实践资料向所在院系及时提交;

  2.开学两周内,各院系召开总结会,对院系整体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对社会实践情况进行初步审核评优;

  3.学校在院系评优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全校评优工作,对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实践团队、教师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推荐各类先进优秀参加市级以上社会实践优秀评选。

  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院系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积极组织学生申报校级、省级和全国重点团队。同时,及时做好宣传动员和培训指导工作,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员鼓励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参与组织指导实践,提升实践项目的科学化水平。

  (二)科学组队,加强指导

  鼓励跨院系交叉组队,充分发挥各专业特长,加强实践队的整体性与多元性。要抓好重点团队的建设,着力培育一批优秀的团队,凝练具有院系和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品牌,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成果,形成一批有内涵、有影响力的实践项目。

  (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各院系要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和后期总结工作。及时与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沟通联系,运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进行宣传。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选树典型,搭建学生交流展示平台,共同营造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确保安全,保障到位

  各院系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前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实践学生安全意识。组织过程中充分考虑实践地天气、交通、生活环境等客观因素,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实践活动。校团委将统一为校级重点实践团队购买活动期间意外伤害保险。院系可酌情制定相关安全措施,严控安全风险。

 

   附件1:《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申报书》  

   附件2:《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鉴定表》  

 

 

                                共青团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系委员会

 

                                               二〇一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具体执行:

1. 拟定于2018年625日收取计算机系级社会实践申报表,发送至团委公邮hdjsjxtzz@126.com。计算机系拟组织11支系队(研究生团委、本科生团委、研究生会、学生会、研究生自律会、本科生自律会、系青协、系红十、系科协、系MMD、记忆传媒),原则上系级队伍不超过15人。

2. 拟定于2018年628日收取自由(班级)组队/个人实践立项申报表,请各班支书打包发送至计算机系团委公邮hdjsjxtzz@126.com。班级组队和个人组队需在5人以上,人数不设上限。

3. 执行课外素质拓展加分:个人实践0.5分,班级(自由组队)1分,系级1.3分,校级1.5分。学分认定以总结书和鉴定表为准。

 

 

计算机系团委负责人:郝霄瀚

联系方式:18833260369

社会实践交流群(团活动&社会实践交流)

 


Copyright © 2017.Dreamtech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