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介绍
  •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5-06-04] 点击次数:[34975]
  • 采矿工程专业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成立于1926年,是我国第一个黑色金属矿山采矿工程专业,至今近百年历史,积淀深厚。采矿工程专业2010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2015年获批金属矿山岩石力学与安全开采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2017年获批深部工程岩体力学与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19年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获批深部金属矿采动地压灾害防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通过第5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24年获批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采矿工程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通过采矿工程创新实验班”“采矿工程本-博贯通班等举措,强化专业基础,突出工程实践,面向未来深部开采、智能采矿、绿色开发的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国际化的工程技术人才。采矿工程专业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矿业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矿业领域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其中6位校友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矿业发展需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爱国敬业精神、良好科学和人文素养、工程哲学思维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现代采矿工程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和工艺,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矿业、岩土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科研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国际化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

    智能采矿工程成立于2022年,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领军人物的一大批高水平教师队伍。智能采矿依托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拥有金属矿山岩石力学与安全开采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深部工程岩体力学与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深部金属矿采动地压灾害防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本专业依托采矿工程、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面向未来智能、绿色、低碳、高效开采的行业发展趋势,旨在培养大批掌握智能采矿科学与技术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满足采矿行业智能化开采的需求。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具备健康体魄、良好科学和人文素养、高度爱国奉献精神,拥有坚实数学、力学和智能技术基础,掌握现代矿业智能开采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从事矿业及相关领域设计、生产、管理、科研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际化、复合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矿物加工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冶金、化工、材料、环境等学科紧密相连且深度交叉融合。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创建于19496月,是我国第一个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该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辽宁省重点学科;2009年,入选国家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2014年和2019年连续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2年,该学科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2019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学科建有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难采选铁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矿物加工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本学科聚焦国家矿产资源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学科国际学术前沿动态,致力培养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坚实,能胜任教育、科研、设计、工程及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中2位校友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经过“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逐步推进实施,该学科已经发展成为教学实力雄厚、科研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创新型矿物加工工程人才培养基地。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矿产资源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培养热爱祖国、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等良好人文素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突出、矿物加工专业知识深厚,能够胜任矿物加工领域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远大理想、实干担当、锐意进取、国际视野等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矿产资源领域高质量人才。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矿物加工、矿物材料、矿山环境、固废资源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施工、企业运营管理、创新创业等工作,也可以在冶金、材料、信息等相关领域继续深造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连续4次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面向新时期国家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人才需求,本专业通过开设系统安全工程、安全原理、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防火防爆、安全检测与仪表、电气安全、工业通风、矿井通风与除尘、特种设备安全、建筑施工安全、化工安全等主要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类事故致灾过程与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与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事故预防控制的技术和现代劳动保护管理方法与体系,为工业企业、消防、保险、大中专院校、设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等领域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具备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应急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引领型高级技术和管理复合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系统安全理论、工业通风与职业卫生工程、工业爆炸防护理论技术、火灾安全科学技术与应急管理等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工程职业道德,主要就业领域涵盖非煤矿山、冶金、建筑、机械、化工、保险等,就业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安全咨询与技术服务机构,及政府监管部门等。本专业毕业生经5年左右生产实践后可成为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相当能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复合人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是东北大学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之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评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东北大学地质学科历史悠久,建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汇聚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师,其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课程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本科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矿学科委员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另聘有16名地矿行业专家为本专业校外指导教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矿产勘查基础地质理论、现代勘查方法与技术、基本地质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开展矿产地质研究与分析,勘查数据采集-处理-解译-应用、固体矿产资源评价、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初步能力,具有地学、信息、矿业、环境等学科交叉领域的思维与基本能力,具备从事地质矿产大数据与智能化资源勘查等前沿技术研发的初步能力。东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始终坚持面向“一带一路”、东北振兴、深地探测、关键金属矿产保障等国家战略和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的技术与管理复合型高级人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和社会对资源勘查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道德和良知、恪守专业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地质事业、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矿产资源勘查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资源勘查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具有运用学科交叉思维与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找矿难题的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思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胜任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设计、开发,以及管理等相关方面工作的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始建于1953年,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结构工程是辽宁省重点学科。承担东北大学“211工程”和 “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任务,2014年获批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辽宁省岩土力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构实验室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设有建筑工程和地下工程2个专业方向,贯彻大土木、宽口径、重实践、创新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经过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从事土木工程行业多方向的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等工作。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在未来基础建设领域起领军作用的高素质人才。

      

    测绘工程专业

    测绘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管理、存贮、传输、表达和应用的科学与技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通讯工程、网络工程等紧密联系。该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应用基础,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毕业后能够从事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城镇规划建设、工程勘测设计、国土资源开发与管理、地下工程测绘与数字矿山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源于建校之初设立的测量教研室,于199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得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成为辽宁省重点学科。该专业2019年被遴选为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20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具备地面与地下测量、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定位、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矿山测量与数字矿山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领域的技术基础和坚实的专业基础,具有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能在国家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城市和工程测绘、地面及地下工程测量、智能矿山建设、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远大抱负、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测绘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创建于1993年,1994年开始本科招生,2002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点,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7年获得资源与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019年获得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点。本专业拥有一支年龄与学科结构合理、学术造诣高、团队协作意识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全职老师18人,高级职称人数比例为55%。拥有辽宁省环境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沈阳市环境化学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本专业根植辽沈大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建设中国一流、国际特色一流专业。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宽厚基础理论,广阔国际视野,自主学习能力和优良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研究、开发、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和行业发展重大需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健康身心素质,具备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环境工程实践与交流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责任担当、终身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胜任环境污染治理与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等行业引领未来发展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智能采矿工程(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本博贯通班)专业

    东北大学深部工程相关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研究队伍以院士为领军人物,依托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涵盖深部工程安全、资源开采、能源开发、空间利用等方向。随着工程越往深部发展,传统理论和技术面临挑战日趋凸显,深部工程智能化的必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同时,东北大学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东北大学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研究院是学校批准的相对独立的实体科研机构。研究院融合东北大学人工智能与深部工程学科的优势力量,聚焦深部资源开采、深部工程开挖与深部油气资源开发与储存,践行“深地”与“深蓝”国家发展战略,切实融合“深地”与“深蓝”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围绕深部工程智能化需求开展科研工作,突破“人工智能+X”产业发展瓶颈难题,提升人工智能与深部工程科学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人工智能+深部工程”的复合型人才。

    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本博贯通班培养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抱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坚实数学、力学和智能基础、掌握现代矿业开发和深部工程建造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交流能力的未来科学家、行业领军人才、技术精英人才、高层管理人才。

      

    黄金班

    与中国黄金集团通过战略合作,共建东北大学黄金学院“黄金班”开展黄金行业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地、测、采、选、冶等特色优势专业,在大三年级以专业方向分流形式设立黄金班。经遴选进入黄金班的学生将享有专门的奖励制度、特色办学等政策。

    黄金班学生毕业后可自主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就业去向,并优先获得东北大学与中国黄金集团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士、硕博连读、国际交流等推荐机会。